與此同時,埠2和埠3將會關閉。

為了保證前後的實驗能夠形成對照,除了電路結構不同之外,其他的因素,都是要保證完全相同的。

開始了勵磁之後,大家將目光投向了測試儀器上。

這其中,最重要的資料,就是串擾隔離度了。

這代表著,控制線之間,對於串擾的隔離程度。

資料越大,隔離程度越好。

看到螢幕上的資料後,眾人不禁心中一陣震驚。

“竟然達到了32dB!”韓書斌心說道。

在這之前,原有的控制線電路中,控制線之間的串擾隔離度,僅僅有12dB而已。

韓書斌想過,徐佑新設計的電路結構,可能會讓串擾隔離度有一定的提升。

但卻沒想到,提升幅度能夠這麼明顯。

這樣看來,專案組選擇做1000量子位元的超導量子計算機,都有些保守了。

完全可以再衝擊2000量子位元的。

看到正如理想中的結果後,徐佑輕輕鬆了一口氣。

這不僅證明了,徐佑這套最佳化後的控制線電路是非常有效果的。

更說明了那天在徐佑腦海中所模擬的場景,也是完全將真實場景重現了的。

要是徐佑能一直保持這種不可思議的能力。

那在之後的科研道路中,無疑又為自己增加了一個強大的武器。

緊接著,徐佑又分別對埠2和埠3進行著勵磁。

和埠1一樣,之後的兩次,同樣將串擾隔離度,提升了20dB左右。

這樣的實驗資料,足以說明了徐佑最佳化後電路的重大意義。

“立即開始進行超導量子計算的算力測試!”

帶著激動的心情,韓書斌甚至顧不上去肯定徐佑的成果,馬上開始了新任務的佈置。

“徐佑……這也太厲害了吧!”常曉平心說道。

這種設計電路的能力,並不在常曉平這個程式猿的工作範圍之內。

但常曉平也知道,這是一種何等難度的事情。

整個專案組的成員們,這麼多天以來,都沒有能夠設計出這樣一個最佳化的電路出來。

而徐佑,卻能在離開專案組的幾天內,就把它設計出來了,還能夠起到這樣的效果。

要不是親眼所見,常曉平是絕對不敢相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