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兩千多年前的偉大思想(第1/2頁)
章節報錯
對於科研,徐佑的確沒有抱有多大的名利負擔,甚至也並不是為了什麼系統的升級。
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出於對科學探究的熱愛。
就算沒有系統的降臨,依然是那個普通的、為了高考而拼命掙扎學習的徐佑。
徐佑也同樣會保持對科學的熱愛,並儘自己所能,去研究自己喜歡的科學問題。
聽到徐佑的這個回答,車邵忠意識到,自己的提問方式似乎有些不太恰當。
“這個境界太高了,我們還沒想到這一步呢。這麼說吧,如果只限於國家發展的層面上,科研比較高的境界是什麼?”
徐佑想了想,回答道:“先確定科研的大方向,再去專研小的方向。”
車邵忠用力點了點頭,對徐佑的這個回答表示滿意。
“沒錯,就是確定科研的大方向。一個出色的學者,不能只把精力放在自己研究的那個小方向上,而是應該站在更高的位置去思考問題。我們把這些人,稱為‘科研決策者’。”
聽車邵忠這麼說,徐佑似乎明白了,自己的母親吳婧,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身份。
“所以說,您和我母親一樣,都是‘科研決策者’?”
“可以這麼說。這是一個獨立於任何系統的存在,因為只有真正從事科研一線工作的人,才能準確的預測科研的發展方向,做出最好的決策方案。每個科研決策者,可能會注重某個科研領域,也可能會顧及到多個科研領域。畢竟很多科研問題都具有相通之處,也有一些學者,像你一樣是交叉型人才,在多個領域內,都有非常傑出的成果。”
車邵忠的這番話,著實讓徐佑開啟了一片新的天地。
在這之前,徐佑還從未聽說過,有“科研決策者”這樣的一個說法。
“那我的母親……側重的領域是什麼呢?”徐佑試探的問道。
“你母親真是一個難得一見的天才,你們倆一樣,都是少有的交叉型人才。作為吳老師的兒子,你能有現在的成績,也不足為奇了。”
車邵忠並沒有提及徐佑的父親徐洲,似乎徐洲的身份並不值得一提。
這時,車邵忠補充道:
“當然,你父親也是一個出色的材料專家。你們一家人,都為國家做出了重大的貢獻。”
關於吳婧具體都做過什麼,車邵忠並沒有說,這些恐怕是暫時還不能向徐佑透露的事情。
“話說回來,我們想讓你研究的航空發動機控制系統的驗證平臺,是一項非常重要的研究,與我們新一代的各種國產飛機有很大的關係,也和代號肆、代號伍的航母有聯絡,因為據我們對當前形勢的判斷……”
車邵忠深吸一口氣,繼續說道:
“夷海,必然會有對抗發生!而且,很可能就會在近期!”
聽車邵忠這麼說,徐佑突然明白了,為什麼有些專案會如此的緊迫。
這些緊急召集徐佑參與的專案,也都是在為這可能突然到來的情況做著準備。
經車邵忠的深入分析,徐佑更加確定了車邵忠對形式的判斷。
“當然,這種對抗不僅僅是侷限在軍事上,同時也是經濟和科技上的。《孫子》有云,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除非迫不得已,我們是不會使用下下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