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達到這樣的程度,需要掌握包括但不限於醫學、生物物理學、電子學、工程學等多門知識。

好在,徐佑本來在這些領域,都有著一定的基礎。

在強大學習能力的支撐下,徐佑已經在短期內,達到了一名專業醫學生的水準。

至於準確的模擬自然心臟的功能。

只要能夠利用好大腦模擬模擬這項技能,這並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

為此,徐佑一直在以宏觀和微觀的角度,觀察研究各種心臟,讓自己能夠詳細的瞭解心臟的工作模式。

待徐佑做好一切的準備之後。

終於開始了對心臟的模擬。

“開啟大腦模擬模擬!”

徐佑在心中默唸,隨即那個近乎無限的空間,在徐佑的腦海中出現了。

這一次,是徐佑第一次進行生命態的模擬。

但徐佑知道,無論是否是生命,一切都是由量子構成的。

本質上,並沒有什麼不同。

徐佑集中注意力,讓這個空間中,出現了一顆跳動著的心臟。

在資訊的不斷填充下,這顆心臟變得更加的立體、飽滿。

無論從哪個角度去看,無論是宏觀還是微觀,這顆心臟都已經與真實的心臟沒有任何區別。

在這樣的狀態中,徐佑進入到了下一個步驟。

構建一顆人工心臟。

人工心臟從構造方式來說,與生物心臟是完全不同的。

通常由血泵、驅動裝置、監控系統、能源等幾個部分構成。

不過,雖然構成方式不同,它們的作用都是相同的。

促進血液的流動,為血流提供壓力。

徐佑按照人工心臟的功能,對人工心臟進行著設計。

在大腦模擬模擬的狀態下,有一個非常便利的地方。

那就是,只要對情景構造的準確度足夠高,徐佑可以隨時對人工心臟的功能進行驗證,並改進方案。

並不需要像正常的研究那樣,多次進行實驗。

只是,這種生物狀態下的模擬,對於腦力的要求確實非常的高。

徐佑動用了自己全部的腦力,也只能勉強維持住這種狀態。

經過不懈的努力,徐佑已經確定了血泵、監控系統,以及能源部分的構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