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腦模擬模擬,並不是隨隨便便就可以用的。

前提是,必須要對各種反應、變化等,非常的熟悉。

比如徐佑在之前,在大腦中模擬核動力裝置的時候。

已經對核裂變反應、核反應保護箱的材料性質、核洩漏的影響等等,做到完全的瞭然於心。

只要徐佑閉上眼,腦子裡都是這些場景。

這是建立在大量實驗的基礎上,才能夠達到的一種狀態。

如果對這些反應、性質不夠了解的話。

僅僅靠大腦模擬模擬的技能,也是無法很好的將整個過程模擬出來的。

現在的徐佑,還遠遠無法在大腦中,嚴格的模擬出一個與真實世界完全一樣、滿足各種物理、化學定律的世界。

如果真的達到那樣的程度的話,那真的可能不需要做任何的實驗了。

約定好時間後,徐佑來到薊大材料實驗室,向大家講解著這個課題的一些計劃。

在上一次的合作中,幾位老師對徐佑的印象都非常好,課題也很順利的完成了。

大家對這一次的課題,也都十分的期待。

因為柔性電子技術的種類有很多種,各種技術的用途有重合的地方,也有完全不同的地方。

徐佑目前主要想探索的方向,是柔性太陽能電池的方向。

當然,研究的過程中,很可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也可能會出現一些意想不到的驚喜。

如果能發現除了柔性太陽能電池之外,其他的柔性電子技術應用方向。

那自然是再好不過的事情了。

有了上面的承諾,只要課題取得新的進展,科研資金上都並不是問題。

在徐佑安排好計劃後,柔性電子的課題正式啟動了。

按照徐佑的計劃,實驗組需要對柔性電子材料的選取、柔性功率傳輸技術、柔性太陽電池元件技術、柔性基板技術、柔性展開等等技術進行研究。

其中的一些技術,已經不只是材料部分的知識,也包含了電子等其他部分的知識。

不過,因為有徐佑這個交叉型人才在,這些技術並不是不可解決的。

必要的情況下,徐佑也會邀請其他學院的老師,做一些技術方面的指導。

課題開始之後,各項實驗都在有序的進行之中。

前期各項實驗都進行的比較順利,徐佑等人也透過對於實驗現象的觀察與總結,得到了一些新的發現。

當然,要想真正做出一些重大成果,肯定還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行。

……

這一天,羅文坤在他們四人的微信小群上釋出了這樣的一條訊息。

“伏龍2和伏龍2pro的釋出會,時間和地點都已經定了,我給大家留第一排的門票了,到時候一定要現場去捧場啊。”

收到了這個訊息,徐佑也感到有些激動。

羅文坤創業也才兩年的時間,已經做出了第二代的伏龍手機。

即使羅文坤的起跑線就非常高,這樣的成就,確實也不是一般人能夠達到的。

據羅文坤透露,這一代的伏龍手機,正是按照之前的計劃,分別做出了輕薄版和超大續航版兩個版本。

即使在其他的技術上,並沒有太大的特色。

但只要能夠保證良好的品控,僅僅這一項技術,也足以讓伏龍手機,在手機市場上佔據一席之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