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他們可以,我們也一定可以(第2/2頁)
章節報錯
作為核航母核動力裝置的設計者,徐佑透過影片、語音等方式,安排著模式堆的建造。
整個核動力裝置中,比較主要的部分,包括堆芯燃料元件元件、堆內部件、壓力容器頂蓋、驅動機構以及堆頂構件等等等。
而其中,堆芯安裝是陸上模式堆建設的重中之重。
經過不斷的努力,陸上模式堆總算完成了建造的工作。
在第一次的實驗之中,模式堆的表現良好,沒有出現明顯的問題。
之後的測試,漸漸增加了反應的強度。
包括蒸汽發生器產汽壓力、一回路堆功率、主汽輪機進汽量等等引數,都在漸漸的增加。
這也是為了核反應堆能達到更好的功率,支撐更大排水量的核航母。
在反應達到一定強度後。
出現了一個新的問題。
核安全保護箱的承受能力,已經達到了安全上限。
這意味著,如果繼續加強核反應的強度後,核安全保護箱,就存在核洩漏的危險。
為了保障相關工作人員的安全,陸上模式堆的實驗馬上停止了。
按照粗略的估計,這樣的核反應強度,大概只能承受6萬噸排水量核航母的動力。
這樣的排水量,甚至不及之前代號叄的常規動力航母。
當然,6萬噸排水量,已經超過了法蘭西的戴高樂號核動力航母。
不過,跟戴高樂號去比較,無疑是沒有什麼意義的行為。
想要真正建造出具有高強度作戰能力的核動力航母,滿載的排水量,至少不能低於8萬噸。
而為了保證航母在使用時的安全,陸上模式堆的測試資料,還應高於這個資料才行。
為此,濱城造船廠的高層設計師和工程師們,針對這個令人頭疼的問題,商討了起來。
最終大家一致認為,要從核安全保護箱的材料問題入手,來保證反應堆在反應過程中的安全問題。
這項技術看起來,似乎在核動力裝置中,不算什麼大問題。
但卻是決定安全的關鍵。
如果無法保證核安全保護箱的保護能力。
那麼即使有再大的核動力,也是無法投入到應用中的。
“他丫的,真想把漂亮國核安全保護箱的材料給摳一塊下來,研究研究到底是什麼做的。”一位工程師說道。
當然,這樣的想法也只能想想而已。
在得不到他們技術的情況下,我們也只能進行自己的研究了。
這場會議結束之後,徐佑回到自己的辦公室,開始思考起這個問題。
無疑,徐佑接下來主要的研究目標,也是關於核安全保護箱的材料問題。
 
1秒記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