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很多工作,都是要與其他人進行交流的。

透過這些交流的過程,讓徐佑學到了很多東西,更好的與別人進行合作,提升了團隊的工作效率。

作為代價,徐佑無法像以前那樣,更頻繁的進入到心流狀態之中了。

周圍存在人的時候,會對徐佑造成一定的干擾作用。

這讓徐佑更加珍惜這來之不易的獨處機會。

“先把之前這些方案的問題,好好的總結一下吧。”

徐佑先是開啟電腦,看起了所有的實驗資料記錄。

徐佑需要把這些資料,完完整整的記錄在腦海中。

其實實驗組嘗試的每個方案,都不能說是完全失敗的。

實驗過程中,都是完成了一些關鍵的步驟,只是最後都沒有得到理想中的物質而已。

這就像是做一道大題,寫對了一些過程,卻沒有得到最終的結果。

在學生時代的考試時,只要寫對其中的一部分過程,也是可以拿到過程分的。

但當工作以後,這種“過程分”的概念,變得越來越少了。

如果我們的目標,是完成一種新型材料的製備。

不管過程進行到哪一步,只要最後沒有完成材料的製備,也只能說專案是失敗的。

在記住所有的實驗資料之後,徐佑不再看電腦,而是閉上了雙眼,將注意力集中在思考上面。

隨著徐佑注意力的不斷集中,漸漸的,在徐佑的腦海中,出現了這次實驗的所有資料。

而在資料之外的另一側,出現了更加神奇的微觀影象。

這是每一次材料製備實驗的過程。

徐佑透過自己強大的空間想象能力,竟然讓材料的微觀結構,出現在了自己的腦海中。

隨著各種實驗條件的改變,材料的微觀結構,也在跟著進行相應的變化。

在這樣的情景下,徐佑從根本上,找出了這些方法制備失敗的原因。

“化學氣相輸運製備技術的方案上,材料沒有達到生長溫度,生長速率太低,無法形成穩定的結構。”

“熔體生長製備技術的方案上,在高壓下兩種原料之間難以發生相變,造成生成的物質中,存在大量的缺陷。”

“熱壓制備技術的方案中,易形成S空位點缺陷,導致熱壓材料內部出現黑霧,引起材料質量下降。”

相比宏觀上的原因,這些微觀狀態下的問題,才是失敗的根本原因。

當然,這並不是因為,幾位材料學院老師,在實驗操作中出現了什麼問題。

這只是材料的性質,與材料製備方案之間的矛盾。

每一種材料,都有它獨特的性質,並不會服務於常規的材料製備方法。

如果這些方法無法成功的製備,只要尋求其他的材料製備方案了。

這時,徐佑突然想起了舒爾茨在和自己交流的時候,說過的一句話。

“有的時候,看似矛盾的兩種狀態,其實並不一定是完全矛盾的。就像是薛定諤的貓,能夠將生死這兩種完全矛盾的狀態,不可思議的疊加到一起。”

&nbsp

1秒記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