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書城的成績也是同樣的192分。

只不過不同的是,胡書城的第三道大題只得了一半分,第四道大題也是一半的32分。

“我靠,徐佑,咱倆的分數一樣啊。”

兩人互相看了一下成績條,驚訝的發現,這一次兩人竟取得了一樣的分數。

“是啊,還挺巧的。”

“按胡老師說的,我們現在應該都具有國金的水平了。”

國金,意味著在全部的480名進入國決的考生中,能夠取得前144名的成績。

這樣的成績,已經足夠讓絕大部分人滿意了。

可惜的是,按照現在的制度,只有進入國集,才有被菁北保送的資格。

拿到國金,也只能破格進入強基計劃,仍需要參加高考

因為強基考試是在高考之後,誰也不能保證,自己一定能夠透過強基計劃進入名校。

因此,徐佑和胡書城都並不滿足於這個現狀。

至少有做對四道大題的水平,才更有希望衝擊國集。

相比徐佑和胡書城,剩下的隊員們則是更加悽慘。

大家都僅僅做對一兩道題,甚至還有一道都沒做對的。

好在的是,距離國決開始,還有四周的時間。

每個人都有可能完成自我提升,去衝擊更高的成績。

十分鐘後,集訓課正式開始了。

聽了一會兒課後,大家都注意到。

相比之前的訓練營,省隊集訓的速度,反倒沒有那麼快了。

這一次,大家能夠聽懂更多的內容。

不至於像之前訓練營時那樣,很多東西都跟不上了。

大家也終於明白,之前訓練營時,進行高強度授課的意義所在了。

下課後,十五位省隊成員互相討論了起來。

在這個時候,大家彼此之間,其實已經不存在什麼競爭關係。

不會像之前的訓練營那樣,每個學校的學生成立一個單獨的圈子。

更像是一個真正的小團隊了。

“這才是正常集訓的狀態嘛。我感覺胡老師之前是特意錘鍊我們的心態的,把那些心態不好的都淘汰掉。”

“這樣也挺好,已經經歷了強度最大的錘鍊,現在來什麼我也不怕了。”

“對,我們這段時間努努力,其實都有拿國金的希望。”

還有四周的時間,每個人都覺得,自己最後還是有希望能做對三道大題的。

“我們建個微信群吧,有什麼題目課後也可以大家一起討論一下。”黃慶忠提議道。

在訓練營的時候,因為大家之間的競爭關係很激烈,所有黃慶忠根本沒去想建群的事情。

現在大家同為省隊隊員,鐵定要去參加國決的。

建一個小群,也是互利共贏的事情。

對此,大家都沒有任何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