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絕對是對自己有極大幫助的。

在這次會議的要求中,是不可以進行任何的拍攝、錄音的。

發言的語言,可以是中文和英文。

其實在場的學者們,用英文交流都是沒有問題的。

包括徐佑,徐佑的英語雖然不說有多出色,基本的交流也沒有問題,特別是在各種專業詞彙上,掌握得非常熟練。

但既然是在華夏召開的學術交流會議,所有華夏學者,都是用中文進行發言,由翻譯同步翻譯成英文。

對於翻譯來說,這樣的工作也是難度很大。

僅僅英文出色是不夠的,必須有足夠相關專業詞彙的積累才可以。

會議開始後,各位專家依次上臺,進行自己的成果分享。

“聽起來,稍微有點吃力啊。”

本來就是非常深奧的科研成果,再加上是用英文表述的,徐佑還是無法完全同步吸收。

徐佑沒有猶豫,直接開啟了深度學習狀態。

進入深度學習狀態之後,徐佑終於可以一邊看著大螢幕上的PPT,一邊聽著學者的發言,一邊進行深度思考了。

“厲害,好厲害的理論啊!”

在深度學習狀態下,徐佑終於可以很好的理解這些理論了。

這樣級別的學術交流,確實遠比在大學裡上課,學到的至少要多太多了。

徐佑的學習經驗值,此時在飛速的上升著,甚至比徐佑自己下圍棋時,經驗提升得還要更快。

系統介面中的學力值,也在悄然間緩慢的上升著。

“看來這種會議,還是多參加一些比較好。”

要不是因為一些特殊的原因,徐佑也是希望自己能夠去國外進行一些交流的。

外面的東西,還是有很多值得學習的。

只是,徐佑自己選擇的這條路,讓徐佑必須放棄一些機會。

但如果說,徐佑能憑藉自己的學術號召力,一直吸引到國外的學者來到華夏進行學術交流的話。

這也是一個很好的快速成長的方式。

當前面的學者,紛紛完成自己的成果分享後。

徐佑最後一個來到了臺上。

整個會場中,除了徐佑之外,最年輕的學者,也接近三十歲了。

但徐佑在這些學者中間,完全沒有顯現出稚嫩的感覺。

年輕的外表下,散發出了成熟的氣息。

“各位學者朋友們,你們好。接下來,由我來分享我的科研成果,有關高溫超導機理的研究,以及150K超導材料的發現。”

面對著這些國際上的頂級學者,徐佑依然是一副氣定神閒的樣子。

臺下的學者們,都把目光聚焦在徐佑的身上,注意力十分的集中。

特別是塞奇·卡馬拉。

&nbsp

1秒記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