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定不會像在專案組裡講的那麼細的,因為時間是相對有限的。你可以先打一個初稿,我們會幫你去審閱。理論的公開,可以幫助人類更好的認識這個宇宙。而技術的進步,可以讓華夏有更好的發展。我們一定要協調好這兩者之間的關係。”

這回,徐佑大概明白了邢書平的意思。

“好的,邢院士,我明白了。我回去就把論文寫一下,再準備學術交流會的稿件。”

回去之後,徐佑開始了發現150K超導材料的論文撰寫。

在尋找到這種材料的方法中,徐佑沒有提到任何與軟體模擬和演算法相關的東西,刻意迴避了過去。

畢竟,要是把徐佑的那套模擬模擬演算法拿出來,那隻要有一臺超算,其他人也完全可以尋找到那些超導體材料。

因為這種材料的應用價值較低,更多的意義,只是完成了常壓下超導臨界溫度的突破,並證實了徐佑高溫超導機理的正確。

徐佑覺得,這是上面放心讓這個成果公開的原因。

而之後發現的那些超導臨界溫度更高的超導體,訊息暫時還沒有公佈,仍處於保密的狀態之中。

完成了論文初稿的撰寫後, 徐佑將論文發給了邢書平。

經過內部的審閱,徐佑收到了回覆。

這一次,徐佑需要修改的地方比較多。

甚至比投《Nature》這樣的期刊,還需要進行更多處的修改。

這倒不是因為,徐佑的論文字身有什麼問題。

只是,為了符合發表的標準,必須要進行相應的修改罷了。

在邢書平等人的建議下,這篇論文將要傳送在薊大核心期刊上。

薊大核心期刊,屬於華夏學術期刊的頂級,在國內的地位僅次於金大核心期刊。

雖說是國內的期刊,但想在上面發論文,也並不容易。

期刊對作者資質,和文章質量要求比較高。

每期,只收錄十幾篇文章。

當然,對於徐佑這種情況,不僅不需要漫長的稽核期,而且也是完全可以作為首席文章來登刊的。

這篇論文登刊之後。

在短期內,同樣沒有在網路上掀起多大的波瀾。

畢竟徐佑可是在《Nature》和《Sce》上發過論文的,這次在薊大核心期刊上發論文,自然不算什麼大新聞。

但物理圈的人們,在知道了這個訊息之後,卻還是對此熱議了起來。

“150K高溫超導材料的論文終於發了啊!果然,這就是徐佑發現的新型高溫超導材料!”

“終於蹲到後續訊息了,這之間也過去太久了。不過為什麼這次是發在薊大核心期刊,而沒有發在PRL,或是其他國外的頂刊上呢?”

&nbsp

1秒記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