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他又要搞什麼名堂?(第1/2頁)
章節報錯
徐佑知道,陳平秋的水平,基本代表了華夏材料成型的最高水平了。
要是連陳平秋都解決不了這個問題。
那按照一些傳統的工藝方法,肯定是很難完成成型製備的。
徐佑必須在成型工藝上,找到一些新的方法。
沒錯,徐佑又想到了軟體模擬模擬技術。
在之前的幾項研究之中,徐佑就品嚐到了計算機學的甜頭。
包括之前幫徐洲進行的金屬原子簇分子結構設計,在航天領域的發動機塗層、冷卻系統設計等等。
要是沒有軟體模擬的話,這些成果都是無法誕生的。
而在這幾天的學習中。
徐佑也看過一本,介紹有關材料成型技術與計算機知識結合的書籍——
《材料成型計算機輔助工程》。
可以透過計算機軟體整合化技術,來幫助研究材料的成型工藝。
這項技術雖然目前已經得到應用。
但大多是對一些比較常用的、較成熟的材料。
如果是新材料的話,還是傳統的實驗方法更好用一些。
因為,一種新材料的話,軟體很難準確模擬出它的各種性質。
更別說,透過計算機軟體,幫助進行材料成型工藝了。
徐佑瞭解到,目前為止,陳平秋等人還尚未在這種材料的製備和成型工藝中,應用到很多計算機的輔助。
也僅僅是在計算機中,構造出了分子的模型而已。
“還是要把這種物質的各種性質都好好測定一下,再去研究軟體模擬的事情。”
想到這,徐佑對邢書平說道:
“邢院士,我想把這種材料的各種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都測量一遍。”
陳平秋聞言說道:“這個我們都測過了,資料在電腦裡,你直接去看就行了。”
“陳教授,我知道。我想自己再測一下,可能再會補充一些實驗。”
徐佑知道專案組肯定已經測過了,倒不是徐佑對這些教授不放心,只是徐佑想試試,還能不能再發現什麼新的,更全面的性質。
再不濟的話,自己測一遍,也肯定會對這種材料更瞭解一些。
“好,徐佑。我們目前製備的材料數量還是夠的,這裡各種儀器和裝置我們都有,你去測就好了。”邢書平說道。
見邢書平這麼說,陳平秋也沒再發表什麼意見。
“看這小子還能搞出什麼名堂出來。”陳平秋心說道。
這些性質,可不是陳平秋一個人測出來的,而是整個專案組的多位材料專家共同測量的。
可以說,把一種材料能測的性質,基本測了個遍。
不管徐佑有多大能力,總不能比這麼多材料專家,想得更全面吧。
畢竟這些製備出來的新材料,其價值可是遠比鑽石還要昂貴的。
如果沒有非常好的方案,陳平秋覺得,不應該再浪費這種材料了。
不過,既然邢書平已經同意,陳平秋再表示反對,也無法改變什麼結果。
徐佑取走部分新材料的樣本,開始了各種材料性質的測量工作。
材料性質的各項測量工作,是非常枯燥且漫長的。
甚至,比在凝聚態物理實驗室,測量電阻還要麻煩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