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航天局對此也是非常重視,馬上安排多位專家,對徐佑的方案進行著專業的評估。

經過專家們的認真評估之後。

確定了新的冷卻系統的可行性,並決定在內部召開一個臨時會議,一起商討發動機的測試問題。

收到批覆後,蘇義國把這個訊息告訴了徐佑。

“徐佑啊,過幾天,包括專案的總指揮楊武,總設計師黃蘭等等領導和專家,要來我們肅州衛星發射中心開會。”

聽到這個訊息,徐佑覺得,多半是和自己設計出的發動機冷卻系統有關係。

“蘇總工,我要參加這個會議嗎?”

蘇義國聞言笑道:

“徐佑,你需要做的,可不只是參加會議那麼簡單。包括之前的發動機塗層,以及最近的液膜冷卻系統和再生冷卻系統,可都是出自於你的設計啊。你是會上的關鍵人物,是需要進行發言的。”

聽到蘇義國的話,徐佑突然感到有些緊張。

這個航天專案的重要性,可是要比海島量子計算機還要高的。

在海島計劃的會議中,徐佑也只不過是藉著王相武的光,進入到會議中旁聽而已。

徐佑還記得,在那次會議中,自己為了賠笑,把臉都快笑僵了。

可謂是整個會議室中,級別最低的存在。

但這一次,徐佑竟然就要成為會議中的關鍵人物了。

還要當著那麼多的領導、專家的面發言。

說不緊張,那是不可能的。

但既然這些都是出自於徐佑的設計,徐佑也免不了這些發言介紹的過程。

“好的,蘇總工,我好好準備一下。”

接下來的幾天,徐佑的心思,都在準備會議的發言上面。

相比科研工作,徐佑覺得,在領導們的面前發言,是一種更大的挑戰。

為此,徐佑也是認真的做了好多頁PPT,並準備了詳細的稿件。

準備完了這些東西后,徐佑反覆的練習著PPT的講解,以確保自己能夠在會議上,完整流利的將自己的成果講述出來。

徐佑想著,反正等自己臨近畢業的時候,也是要準備畢業答辯的。

正好就把這次的會議發言當作是一個鍛鍊機會,等再畢業答辯的時候,就會更加遊刃有餘了。

到了會議的那天,蘇義國帶著徐佑,來到了會議室。

整個會議室中,人並不多,也只有幾十個人而已。

但其中的每一個人,要麼是航天系統中的領導,要麼是專業的航天設計師和航天工程師。

像樊良忠這樣的工程師,都是坐在非常靠後的位置。

但徐佑卻和蘇義國坐在一起,即使在這裡面,也算是地位非常高的存在了。

會議開始,先是由一位航天設計師,講述了征途九號發動機的最新進展。

新一代的三臺發動機中,液發130已經取得了巨大的突破,在完成了半系統試車後,準備進入到全系統試車階段。

聽著這位航天設計師的介紹,徐佑的心情也是十分激動。

&nbsp

1秒記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