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佑、胡書城跟著研究生們,進入到了展覽廳的內部。

今天負責給大家講解的,是樊良忠工程師。

“近些年來,隨著航天探測的逐漸深入,世界主要的幾個航天大國,對於過載運輸的需求正日漸迫切,各自提出了自己的重型火箭方案。”

“這其中,就包括了米國的SLS與星艦、蘇國的葉尼塞、華夏的征途九號等等。”

講述完大致的航天世界格局之後,樊良忠向大傢俱體介紹著,有關征途九號的一些具體資訊。

“其實早在十年前,我們就已經提出了征途九號的基本構型和引數。這版設計中,共有三種不同的構型。我們先一起來看一下基本型……”

樊良忠講解著有關火箭的構型、助推器、發動機、運力等種種資訊。

徐佑和胡書城,都是把眼睛瞪得滾圓,生怕錯過了每一個細節。

就差要直接上手摸一摸這枚火箭模型了。

“按照目前的規劃,我們將在2030年之前,實現載人登月。而在2028年,火星取樣返回時,就將使用征途九號B”,執行主載荷的發射任務了。”

聽到載人登月的訊息,徐佑的心情更加激動了。

雖說徐佑肯定是無法以宇航員的身份,參與到登月了。

但如果有機會,以工程師之類的身份,加入到這個專案之中。

也足夠令徐佑自豪一輩子了。

想到這,徐佑不禁有了在發射中心大幹一場的衝動。

“唉,真想趕緊參與到關鍵專案之中啊。”

回到宿舍之後,胡書城的心裡也是癢癢的。

明明已經和火箭如此接近。

但以他們目前的身份,也只能在邊緣參觀學習而已。

徐佑同樣是那種有力無處使的感覺。

在薊大的時候,還可以自己開個課題做個科研什麼的。

在這裡,卻也只能聽聽工程師講課,連動手參與的機會都很少。

正在這個時候。

宿舍外,突然傳來了敲門聲。

胡書城開啟門,發現來人是付成。

“書城,徐佑,晚上有時間沒?組裡有一個新任務,我們可能忙不過來了,急需幫手。”

聽到這個訊息,徐佑和胡書城不僅沒有一點兒拒絕的意思。

反倒是十分興奮的表情。

“有時間!”

“我們這就過去!”

付成見兩人這樣的反應,也是無奈的搖了搖頭。

“我們都嫌航天工作辛苦,經常加班,雜事還多。你們倆聽說有任務,倒是比聽說放假了還要激動。”

“可能新人都這樣吧。師兄,你剛進組的時候,應該也挺興奮的吧?”

“那倒是。不過那股興奮勁,也只維持了三天而已。好了,不說了,跟我過來吧。”

其實付成本來是不想找徐佑和胡書城的。

像他們這些博士,已經相當於預備工作人員了,參加到這些工作是正常的。

但徐佑和胡書城僅僅是大一學生而已,並不需要參加到這些工作中。

&nbsp

1秒記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