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終於有了大一新生的感覺(第1/2頁)
章節報錯
“嗯,這一次沒有了。因為本來就是海島計劃的課題,肯定是不會對外公佈的。”
“好的,我知道了。”
在這之後,韓書斌繼續針對這個課題中的成果,與王相武等人進行更細緻的交流。
除了徐佑的關鍵設計之外,王相武、吳鴻,以及其他的實驗組成員,也在課題之中做出了一些具有創新性的成果。
“王教授,非常感謝您的實驗組,能夠做出這麼具有突破性的成果。回去之後還請您提交一份詳細的論文材料,在完成審批後,這項成果會正式納入到海島計劃中。”
“好的,韓院士,回去後我們會盡快完成論文,傳送到您的工作郵箱之中。”
眾人正要離開時,韓書斌突然叫到了徐佑。
“對了,徐佑,你要是沒什麼事情的話,先留下來,我有些事情要跟你說。”
“啊,好的,韓院士。”
徐佑不知道韓書斌要和自己說什麼,但既然是韓書斌親自要留自己,肯定是有什麼重要的事情要說。
“那韓院士,我們就先回去了。”
王相武也知道,韓書斌是有話要和徐佑單獨說,他們也不好再留在這裡。
待王相武等人離開後,韓書斌對徐佑說道:
“徐佑,你之前投《Nature》的那篇論文,可以準備給他們發修改版了。”
“韓院士,現在已經沒事兒了嗎?”
“我們的團隊檢驗了一下鐵原子簇在超導量子計算機中的應用價值,確實是有很大的前景的。不過也不用擔心,還是有很多關鍵的地方,是無法在論文中體現的。前幾天喬森教授跟我說,《Nature》這邊已經在催你論文的修改進度了,你也不需要再拖下去了。萬一成果真的被搶,那找誰也說不清楚了。不管怎麼說,我們已經走在了前面。”
韓書斌知道,就算這個訊息真的已經洩露出去,被其他科研人員重現這個實驗。
即使這樣,從開始做這種新材料,到研究它的性質,再到寫論文,那進度也至少會落後幾個月的。
而且,這樣的可能性也是非常小的。
且不說《Nature》的編輯,會不會做出這種違背原則的事情。
就算如此,那些科研人員,也未必會把注輕易壓在一種未知的新材料上。
這個時候,韓書斌想起了之前徐佑向自己求助的那件事情,以及自己對徐佑做出的口頭承諾。
原本,韓書斌也沒有真的覺得,徐佑有能力同時在多個領域做出頂尖的成果。
但這一次,韓書斌也徹底被徐佑的能力所折服。
“徐佑,之前你不是想說,想再深入學習一下工科嘛?正好今天你也沒什麼事兒,一會兒我安排劉嬌老師,帶你去國科大參觀一下。等晚上,我再安排人送你回薊大。”
“好的,那就謝謝韓院士了!”
徐佑也很珍惜這樣的一個機會,和劉嬌一起,在國科大的多個實驗室參觀了一番。
因為這一次的參觀是臨時提起的,徐佑和劉嬌不好進入各個實驗室的內部,也只能在實驗室走廊裡大概看一下,瞭解各個實驗室所研究的專業領域等等。
即使這樣,徐佑對於這次的參觀也是非常滿足的。
在國科大的各個實驗樓中,徐佑也感覺到了,國科大的科研氛圍確實很不一樣。
這種感覺,很難去用語言去描述,但就是那種非常嚴肅和敬畏的科研氛圍。
結束了參觀之後,劉嬌也特意安排人,將徐佑開車送回了薊大。
畢竟是韓書斌主動留下的徐佑,而王相武實驗組的其他人都已經離開了,徐佑自己回學校也不是很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