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人脈的重要性(第1/2頁)
章節報錯
幾天下來,大家也沒有找到什麼吸積耀斑的痕跡。
倒是樓嵩的建模工作做得越來越好,透過更多的條件限制,讓X的軌道變得更加的精確了。
“不行,這樣下去,我的眼睛都要廢了。”
“軟體跑的速度也有點慢,按照這個速度,確實根本完成不了對特定區域的檢索。”
目前,四人對X的搜尋工作,主要從影象和資料兩個方面進行。
影象的數量是非常巨大的,他們需要對每一張圖進行仔細觀察,尋找上面是否有吸積耀斑出現的跡象。
而資料這塊,則都是靠軟體自己在跑。
只是,實驗室的計算機也沒有多特別,跟樓嵩的電腦配置差不了多少。
進行一些普通的計算還可以,像如此大的計算量,確實是很難支撐的。
“不行,我覺得我們應該需要一臺超級計算機。靠這種普通裝置,根本就沒法跑完所有的資料。不知道東哥那有沒有賣超級計算機的,不行我去買一臺好了。”羅文坤半開玩笑的說道。
“這東西可不是有錢就能買到的。要不我們多拿出幾臺裝置,每臺負責跑一部分資料,這樣效率還能高點。”林詩說道。
“也不知道黃老師能讓我們用上超算嗎?估計多半是不太可能的。要不我託我計算機系的朋友問問,看能不能有機會蹭一下超級計算機?除了薊大物院的同學之外,菁華和薊大我認識的同學,也得上百個了,多問問的話,應該能想到一些辦法的。”
羅文坤的社交確實非常廣泛,誇張點說,隨便哪個學校哪個專業,或許都會有認識的人。
經這麼一提醒,徐佑突然想到了什麼。
徐佑自己,不也認識那麼多大佬的嘛。
徐佑在腦海中,盤點自己認識的一些大佬級人物。
包括薊大物理系的王相武教授、喬森教授,鶴卿學院的院長蔣宏,以及華科院的韓書斌院士。
一時間,徐佑有些猶豫,到底先求助哪個大佬要更好一點。
從關係上來說,蔣宏是徐佑所在學院的院長,有問題的話,正常還是應該先求助於蔣宏。
從能力上來說,韓書斌絕對是最強的一個,也可以動用到最多的資源。
而王相武、喬森雖然不算徐佑名義上的導師,但都指導過徐佑做課題,徐佑如果去求助他們,他們也一定會盡力幫忙的。
“要不,找韓書斌院士問問?”
雖然徐佑和韓書斌不算太熟,但在之前,徐佑也受到了韓書斌的褒獎,並允諾徐佑可以去國科大實習交流。
而韓書斌所研究的量子計算機,計算速度更是比超算還要快。
“還是算了吧,這種事情最好不要打擾韓書斌院士了。而且量子計算機的侷限性,也未必能計算這種問題。”
這時,徐佑又想起了,之前在薊大旁聽時候的一件事情。
“我記得,王相武老師是做過跟超算相關的專案的。要不直接問問他?”
那一次王相武出的題目,背景就是利用超算去計算質子的大小。
既然如此,徐佑覺得,先找王相武問問應該會更好一些。
想到這,徐佑對羅文坤說道:
“我也問問吧,看看能不能用到超級計算機。”
羅文坤聞言也是有些意外。
“怎麼,徐佑,你也有計算機學院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