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不信謠,不傳謠(第1/2頁)
章節報錯
這段時間以來,徐佑大部分的時間,都放在了鋁原子簇超導的這個課題上。
幾乎沒怎麼去王相武的實驗室。
王相武對徐佑也甚是想念,但知道徐佑在忙一個重大的課題,也沒有去打擾了。
在收到“海島”計劃的課題方向後,王相武終於可以有理由找徐佑好好的聊一聊了。
“徐佑,那個課題做得怎麼樣了?”
“已經投《Nature》了,初審沒問題,還得等後續的審稿流程。”
“嗯,那就好。我這邊海島計劃的課題方向已經下來了,有時間可以過來好好聊一聊。”
“好的,老師,您什麼時候在實驗室?我今天就可以過去。”
“那正好,我今天需要在實驗室開一個會,你有時間直接過來就行,我基本一直都在的。”
徐佑雖然剛剛忙完了一個大型的課題,但絲毫沒有疲憊的感覺。
畢竟那些大四的本科生、研究生,做課題都是為了畢業,做完了之後,會有一種終於解脫了的感覺。
但徐佑卻更加享受整個做科研的過程,也完全沒有什麼畢業的壓力。
徐佑巴不得自己手裡的課題不斷,一直有專案可以研究。
否則,會陷入到一種“課題荒”的空虛狀態之中。
徐佑來到王相武實驗室,正好王相武要準備開會,徐佑便坐在下面,一起跟著聽了會議的主要內容。
“海島計劃我們的課題方向已經下來了。在座的都是實驗室的核心人員,首先強調一個事情,這個課題屬於保密級別,不可對外透露。而且就算有了成果,五年之內也不可以在任何期刊上釋出。如果沒問題的話,我們先簽一個保密協議,再繼續說明課題方向的具體內容。”
徐佑沒想到,這件事情的保密級別會這麼高。
不過,這畢竟是一個國家級的專案。
雖然每個實驗室只研究其中的一個方向,甚至可能並不涉及量子計算機的核心技術。
但做好保密工作,確實是非常必要的決定。
在場的人,除了徐佑之外,基本都是實驗室的教授、副教授、講師等等。
像趙為佳這樣的博後,都算是級別最低的了。
徐佑也和其他人一樣,一起簽下了一份保密協議。
在大家簽完保密協議後,王相武終於開始了正式的講述。
王相武先是介紹了一下,“海島”計劃的兩條路線。
雖然業界普遍認為,超導量子計算機的前景要更好一些。
但在無法斷定的情況下,光量子計算機也同樣是一條必須探索的道路。
因此,“海島”計劃可以沿著兩個不同的方向去同時進行。
最終,根據研究的進展,再去確定哪個方向是更優的一個解。
因為研究領域的關係,王相武實驗室負責的,是光量子計算機的方向。
具體的說,是有關量子光源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