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那天,她在村民的口中得知,他還有一位二叔。

趙善的父母早年死於流竄在魯國內的敵國散兵手中,彼時他才剛剛出生。

他那位二叔也是因此便拋下寡母,投身戰場,勢要為兄嫂報仇。

奶奶被葬在了山上,村裡人幫扶著安葬了,人便也就散了,獨留趙善一人跪在那裡。

嘉榮走過去,坐在了一方小石上,沒有言語,就只是那麼陪著他。

“奶奶時常說,生死有命。”

趙善的聲音晦澀壓抑,嘉榮看過去,連眼角都是紅腫的。

“奶奶說的沒有錯。”她淡淡應了一聲。

生死輪迴,皆有命數,三重天上的神仙們,不正是每日都在忙碌著凡人的命運麼?

“我本以為可以在知天命之年,讓奶奶頤養天年,含飴弄孫。”他自小失了父母,也從不怨天,從來在這小村子裡活的自得。

“二叔這些年來總會寄書信到家。”那信中訴說著戰場上的殘酷,告訴他這般安逸的生活,只不過是假象。

“他以為投身行伍,便能守衛山河,驅除敵寇。”便一去十幾載,再未歸家,戰死邊關,徒留一張勳獎告示。

一旁的嘉榮此時忽而在他的話裡聽出了一絲不同尋常。

“小到人生福禍,大到皇朝更迭,都是命中註定。”她知道這話不近人情,可她是神仙,怎麼會不明白命運這東西呢?

“但你我又怎知,我今日所做,不是天命註定?”趙善看向嘉榮,眼裡仿若下了什麼決定。

“你要做什麼?”嘉榮問道,他的話似乎撼動了自己的心。

“邊關十萬將士,再怎麼廝殺,也比不過朝堂之上的一人之言。”

“當今天子弒殺擅伐,十年內的多番戰事,皆是由他挑起,依仗糧兵富足,意在擴張版圖。”

嘉榮看向他,明明還是那個眉眼,只是沒了笑臉。

“我要進京赴考。”趙善一字一句的說道。

只有高據廟堂,才能撼動天子之言。

“可也許……你並不能辦得到。”

她說的很真誠,趙善也知曉此中艱辛。

“但若是不去嘗試,便一定辦不到。”趙善回道。

那一刻,嘉榮便明瞭,自己的話並不能撼動他的決心,便也沒了勸說他的立場。

他說的對,也許入仕途,真的就是他的命運呢。

“好,祝心想事成,功成名就。”嘉榮微微一笑,預祝好友。

趙善也露出了嘉榮熟悉的笑,少年還是那個少年,只是懂得了該肩負起責任。

院子裡的桃樹結了果。

趙善,也離開了。

她坐在院子裡,收穫著本要同他分享的果子。

臨走之前,她送了因果一個小墜子,是她雕刻的一艘風帆。

她告訴他,若是遇到難破之境,便打碎它,意喻破釜沉舟。

實則是她寄於其中一絲靈息,若因果需要幫助,她便助他一臂之力。

起風了,讓人舒爽了很多,嘉榮吃了一口桃子,滿口汁水,芬芳四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