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陽笑著搖頭,輕輕轉動琴軫:“在下只是愛好罷了,好了,姑娘聽聽可是剛才的定弦?”

宋陽坐在路邊,將那張琴放於自己腿面上,右手撥彈琴絃、左手按弦取音,隨手來了曲“流水”片段。

宋陽的琴技早已登峰造極,即便是隨手彈撥也非同小可。

那位碎花裙姑娘明顯也是此道中人,宋陽這邊琴音響起,她便彷彿被帶入到琴曲的意境之中,雙眼逐漸變得迷離。

琴聲穿越逐漸熙攘的人群,穿過鳳都縱橫的街道,彷彿來到了綠水青山之間。

那琴聲時而淺如墜玉,時而亢似龍吟,時而清冷纏綿,時而澎湃浩蕩,隨著陣陣松風,匯入山泉,漫入嵐岫,潺潺切切....

古琴曲《流水》是一首極具表現力的樂曲,充分運用“滾、拂、打、進、退” 等指法及上、下滑音,生動地描繪了流水的各種情態。

那名碎花裙姑娘被琴音帶著猶如置身高山之巔,雲霧繚繞,飄忽無定。繼而又好似歡泉于山澗鳴響,令人愉悅之情油然而生。

可聽這聽著,旋律開始跌宕起伏、風急浪湧!息心靜聽,宛然坐危舟過巫峽,目眩神移,驚心動魄,幾疑此身已在群山奔赴,萬壑爭流之際矣!

而跌宕過後卻音勢大減,恰如輕舟已過,勢就倘佯。曲末流水之聲復起,緩緩收勢,整首樂曲一氣呵成,聽之如同得到了流水的洗滌一般,不禁令人久久沉浸於思緒中無法自拔 。

宋陽停手按在琴面上,微笑抬頭道:“姑娘,姑娘?琴音是否如姑娘所願?”

“嗯...啊?哦....極好,是極好的...!公子的琴藝舉世無雙,令人敬佩!小女子段如錦,敢問公子大名?”

“在下宋陽宋北焱,姑娘客氣了~倒是姑娘你,能聽懂這琴曲中的意境已然不易。看姑娘言談舉止,似乎也不像這外城人....”

段如錦微微一禮道:“讓公子見笑了,小女子....是犯官後人....”

宋陽意識到對方的情緒變化,忙轉移話題:“那...不知姑娘這張琴要送往何處?”

段如錦望著宋陽感謝一笑:“哦,是送去給醉仙樓的雲若姑娘。”

“醉仙樓?雲若....不是延維暗戀的物件麼?”

宋陽嘀咕著,忽的笑道:“正好在下也要回內城,倒不如一同前往,也防備著剛剛那些奎星幫的人去而復返。”

“那就有勞公子了。”

段如錦見宋陽琴技高超,多多少少有些好奇。

“不知宋公子的琴技師承何派?”

“這琴技啊....乃是在下幼時,有一日在山中玩耍,碰到一位雲遊的瘋道人所傳。”

宋陽這個“瘋道人”也算是百搭了,什麼都能靠上。

“竟有此奇遇?不知宋公子剛剛彈奏的曲子有名字嗎?”

“名為‘高山流水’。”

“高山流水....果真有意境,讓人聽之如身臨其境....巍巍乎志在高山,洋洋乎志在流水....”

宋陽神色一怔,忍不住側身打量這位衣著普通的女子。

她剛剛竟然說出了鍾子期聽到伯牙撫琴時說出的名言。

據宋陽所知,這個世界的歷史中是沒有“伯牙斷琴”這個典故的,那麼也就是說此女竟如鍾子期,是那位“知音”?

“段姑娘果真是這麼想?善哉,子之心而與吾心同!真知音也~!”

段如錦聞言也是一怔,繼而側身打量宋陽。

她沒想到自己和這位宋公子在琴技音律的見解上是如此相像。

“嗯...不知段姑娘一會送完琴可還有事?在下除了這曲‘高山流水’,還有幾曲難覓知音,如果姑娘不嫌棄....”

宋陽是想邀請段如錦去無為居玩音樂的,但又覺得第一次見面就邀請人姑娘跟自己回家,是不是太過唐突了?

可誰知宋陽話還沒說完,那段如錦便答道:“無事無事,送完琴我就沒事了!公子還有幾曲?如錦願做那位知音!”

段如錦似乎對音律一道頗為熱愛,竟然一口就答應下來。

然而在她說完這番話後,卻是連自己都吃了一驚。

咦?自己應該是對男人敬而遠之的才對,怎麼對這位初次見面的宋公子...如此沒有防備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