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皇帝口中不停念著此句詩,轉而瞬間明悟一般神態好轉。

隨後皇帝自言自語道:

“半畝的池塘不算大,但它像一面鏡子那樣清澈明淨,天光雲影那麼大卻在半畝池塘之中被反映出來,小小的兩句詩卻包含著一葉障目不見泰山一般的哲理。”

“後面兩句更妙,表明這個方塘由於有源頭活水的不斷輸入,所以它永遠不會枯竭,不會汙濁,永遠深而且清。”

“我們這大商王朝也是如此,必須要有源頭活水不斷的加入才行,否則的話就會像現在這樣,國家混亂不堪,百姓家破人亡,或許是時候給這個王朝注入一些新鮮血液了。”

在場的眾人見到此狀,自然知道葉楓的這首詩已經入了皇帝的眼。

之前皇帝看別人的詩文都是緊皺眉頭,幾乎沒有什麼正面的評價,但是看到葉楓這一首詩文的時候,神情舒展,而且似乎評價極高。

雖然他們暫時還不知道葉楓所寫詩文的內容。

但從皇帝的反應來看,也知道這篇詩文定然品質極佳,一個個都心驚不已。

“葉楓文章已經是第一名了,難不成他的詩文也還是第一名,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那接下來第三場還用比嗎?”

“難道我們京城的學子真的就比不上他了嗎?我心有不甘啊。”

“看陛下的反應,這詩詞的質量一定是遠勝我等,難道我們堂堂大商國都京城就沒有一個人在才華上比得過葉楓嗎?”

“倒也不一定,慕容蘭的詩詞天賦就極為恐怖,陛下還沒看到她的呢,說不定等會她的詩詞就能超過葉楓。”

...

皇上放下葉楓的詩詞,繼續往下看。

“咦——這首也很不錯,慕容蘭不愧是京城第一才女。”

看完全部學子所著的詩詞之後,皇帝有一些犯難了。

主要是葉楓和慕容蘭的詩詞都是上佳之作。

這兩人誰得第一和第二都可以。

皇帝本人內心裡面倒是更喜歡葉楓的詩詞,因為那首詩詞更加符合他現在的心境。

但是心境這種東西是很主觀的。

他更喜歡葉楓的詩詞,也一定會有人更加喜歡慕容蘭的。

僅憑他一人判決的話,難免會讓人覺得有些不夠公允。

葉楓注意到皇帝的神情,看得出來,皇帝對於評選誰為第二場的第一名有些為難。

看來那慕容蘭的詩詞果然很強,自己用的可是朱熹的詩詞。

雖然說朱熹擅長的並非詩詞,慕容蘭竟然能和他不相伯仲,也足可見其功力之深。

皇帝思索良久,隨後開口:

“葉楓和慕容蘭的詩詞都是上佳之作,朕實在難以評判,我決定將這一場的決定權交給愛卿們。”

說完他便叫太監把葉楓和慕容蘭的詩詞內容公佈了出來,讓在場的所有大臣按照自己的喜好評選。

“好一個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秒啊,葉楓的詩詞果然發人深省,我覺得第一名當歸葉楓莫屬。”

“慕容蘭的詩詞同樣不失深度,而且辭藻更為華麗,我倒覺得慕容蘭更勝一籌。”

“慕容蘭的詩詞固然是好,但是匠氣太重了一些,葉楓的詩詞就要大氣許多,我還是選葉楓的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