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先生看著浩浩蕩蕩的人群,有些擔憂。

“葉先生,咱們村子現在也沒有什麼爭鬥,養這麼一大群的閒人實在是有些浪費。”

葉楓卻搖了搖頭。

“荀先生,你錯了,你看著我們村子現在好像很和平,並沒有發生什麼事情,那正是因為我們村子養了這麼一群人。”

“當其他人想要找我們麻煩的時候,他們都會掂量一下自己能不能打得過這群人,如果覺得打不過了,他們自然不敢找我們的麻煩。”

“所以你覺得我們村子現在很和平,養他們實在是浪費,實際上正因為他們的威懾力,才讓我們村子有了現在的和平。”

“所以這筆錢我們是必須花的,而且也花的值。”

...

在葉楓手下的眾人訓練的這段時間裡,村裡有不少人都開始蓋新房子。

他們手上有了錢,在不愁吃喝之後,便開始想著住的事情了。

而縣令也和葉楓合夥開始在宋家莊附近開採起煤礦來。

與此同時,葉楓找了個機會和縣令商量了之後,對於村子裡面生孩子一事的補貼計劃也隨之出來。

葉楓直接自己起草,將生孩子的補貼計劃貼到了村子的廣場之上。

白石村現在雖然富裕了起來,但村裡人的文化水平實在有限,能夠認識字的沒有幾個。

“牛娃,你給你爹說說,這上面寫的是啥?”一個壯年漢子問他的八九歲的孩子。

牛娃摸了摸腦袋。

“從今天起,村裡生...補...一頭牛。”

那壯年漢子一巴掌打在牛娃的頭上。

“你整天去葉先生的書院裡面讀書,就給老子讀了這麼些東西?連幾個字都不認得,老子打死你。”

牛娃一下哭了起來。

“我們還沒學到這幾個字嘛。”

最後還是荀先生站了出來。

“這是葉先生為你們從縣令那邊爭取過來的補貼,上面說的是,以後你們每生一個孩子,就可以從葉先生那裡得到一頭牛犢。”

“除了送一頭牛犢之外,還能減少百分之十的天稅,另外每個小孩都能免費到葉先生的學堂學三年,在學堂期間,孩子的伙食全部都由葉先生包了。”

“而且葉先生說了,除了白石村之外,附近村子裡面的人也可以享受到這個補貼。”

村裡人聞言立刻來了興趣。

要知道,在這個農耕的時代,牛犢的價值是很高的。

有的時候甚至一家人都靠一頭牛吃飯。

“多生一個孩子就能送一頭牛,可以啊,那我要回去找我的婆娘多生幾個。”

“我一直想再生一個,可惜養不起,既然送牛了,那我多生幾個。”

“小孩的學費還全包了,這樣以後我養小孩的錢都省了好多,多子多福,我要多生幾個。”

“我還沒結婚呢,我現在就去找個物件。”

..

在葉楓的這個補貼推行之後,他轄區的結婚人數竟然在一個月之內就達到了原來一年的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