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葉楓答應在大莊村建立工坊,讓村裡的人都有事情可以做。

有了足夠的利益做動力,村民們自然也願意把自己的孩童送到葉楓的學院中去學習。

由於白石村附近剛好有一個關浩的私宅,葉楓將私宅稍微改裝一下就修成了學院的樣子。

再加上有了足夠的生源,鄉村學院很快就建好了。

葉楓發現這個時代的學子學習的曲線很有問題,年紀小的時候學習的東西過於簡單,等到了年齡稍大一些,學習的難度陡然提高,這讓大部分普通智商的孩童無法跟上學習進度,從而產生了厭學情緒。

“看來,我還是要自己編一個教學方案。”

他根據自己現代教育體系的經驗結合這個時代考學需要用到的教材重新編排了一個教案。

等到他的教案完成之後,他學院中的先生們看到葉楓的教案都十分驚奇。

他們看得出來,若是按照葉楓給的這個教案教學的話,學生們一定會更願意學習,從而能學到的東西一定更多。

有不少私塾先生拍著胸脯保證。

“葉先生真乃神人,只要按照你的這個教案教學生,他們一年之內一定能有不少人透過學試的。”

葉楓建立學院的事情很快就在附近的村莊中流傳開了。

“你們聽說沒,神機軍師建了一個學院,在裡面學習的孩童進步飛快。”

“神機軍師,是那個以三萬大商將士擊敗十萬蠻夷大軍的神人嗎?他建了個學院,那學費應該不便宜吧?”

“錯了,我可聽說了,所有孩童送到他那裡學習,他不但分文不取,而且還負責這些孩童的伙食。”

“真的,那我可要把我的孩子也送過去。”

“要送就快點吧,我聽說由於太多的村民把孩童送過去,現在學院都快招滿了。”

“那我可要快一點了,我把田裡的土產送一點過去,人家不收錢,但我們能付出點也是好的。”

...

訊息傳開之後,不僅僅葉楓治下的村民們紛紛把自己的孩童送了過來,周圍其它非葉楓治下的村民們也把孩童送了過來。

而且他們把孩子送來的時候,還另外送來了各種的禮物。

這些村民們並非不知道知識的重要性,只是他們之前沒有能力把孩子送去讀書,關是學費就讓大部分的村民為難了。

現在葉楓不但不收他們的學費,還願意負擔起這些孩子的伙食,這讓村民們的經濟壓力一下子小了許多。

怎麼能不讓村民們對他感恩戴德呢。

不管是哪裡來的孩童,只要他的父母願意讓孩童進入學院之中,葉楓基本上來者不拒,而且不收任何一個人的錢財。

很多村民主動帶了各種各樣自己家中的土產送到葉楓的學院之中。

只要不是錢,葉楓都照單全收。

他可以把這些吃的東西放到學院之中給學子們當做伙食,也能給他減少不少的開支。

...

葉楓建立一個不需要學費的學院的訊息也很快傳到了三河縣縣令的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