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臣子不替主分憂解難,反而儘想著置身事外,不想沾染半點因果!

這讓極度自負的李純佑對高逸的感官變的極差。

其實李純佑也不想想高逸為何會變得如此,還不是因為他這個皇帝的原因。

身為一國之君的李純佑自己都不想承擔任何責任,一心想著將下屬推出去背鍋,自己在幕後坐視成敗。

這讓做臣子的高逸如何敢放心大膽的主動背鍋。

是李安全一家老幼死的不夠慘,還是嵬名令公被李純佑貶的不夠冤!

反而現在高逸是打定主意了,對河曲兵調動一事絕不沾染半分!

否則若真因為河曲兵的調動,而導致興慶府出了什麼事,到時候被推出去做替罪羊的還得是他。

經過李安全與西軍一事後,高逸已經對李純佑看清楚了。

他們的這個皇帝剛愎自用且又多疑善變,急功近利而又優柔寡斷、極好名聲而又缺乏擔當精神、專橫濫殺而又刻薄寡恩!

在這樣的皇帝手下做事,當你有用的時候,他恨不得把你高高捧起。

當你出現錯誤或者與他心境不合時,當初他把你捧的有多高,現在就能把你摔的有多重!

當初二十萬西軍雖然沒有取得勝利,但也全部為國捐軀,可謂是慘烈就義!

這等事情皇帝不說下旨嘉獎吧,但也應該多少緬懷一下,畢竟都是為了他們李家而亡。

可現實卻是,李安全在收到西軍全軍覆沒的訊息後,不要說是緬懷悲傷了,甚至觀其當時的言行,李純佑恨不得殺光那些為國死難的將士家屬!

要不是這種事情確實駭人聽聞,說不定李純佑真能幹出這種事。

而且其屠戮李安全一家無辜之人的行徑,更令朝臣宗室心寒。

對自家人都能下這毒手,那其他外姓臣子就更不用說了。

金國皇帝雖然在夏國內部被宣傳為屠夫暴君,但其可從未殺戮過宗室親人。

不管其內心是否表裡如一,但起碼在表面上來看,金國皇帝是天下諸國中最善待宗室的皇帝了。

而正是因為金國皇帝善待宗室,所以金國的宗室也同樣擁戴皇帝,兩者相輔相成,才造就瞭如今如日中天,氣吞萬里如虎的強大金國!

對比金國皇帝的情況,自己皇帝對宗室的殘暴行為,只會造成內部離心離德。

就像如今一樣,調不調動河曲兵,還不是皇帝一句話的事。

可就是因為李純佑的優柔寡斷,將一件很簡單的事情一直拖延至今。

現在更是害怕因為調動河曲兵,而導致興慶府發生什麼意外,進而導致李純佑自身權威受損。

所以李純佑接二連三的暗示高逸,讓高逸提出河曲兵的調動,然後他在順水推舟答應下來。

若以後不出意外還好,若真出現什麼意外,高逸就是現成的替罪羊。

李純佑的心思,高逸看的一清二楚,所以高逸便裝聾作啞,絕口不提河曲兵一事。

反正這天下是你們李家的,當皇帝的自己都不在乎了,他一個外姓人家又何必操勞太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