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五章威逼利誘(第1/2頁)
章節報錯
八月的西北大地硝煙瀰漫,到處戰火紛飛,宋軍與夏軍在蘭州一線激戰,金國東、北兩路軍在東部北部與夏軍激戰。
除了河西的西路軍之外,夏國三面疆域處處兵禍不斷!
好似金宋兩軍都要藉著河西的大勝,再接再厲,一舉大破夏軍三面防線一般。
就在這種戰火不斷的日子裡,已經從天南進去吐蕃的金國南路軍,在消失音信半年之久後,終於在八月十五日,再一次躍入眾人的眼睛。
且說當初睿親王完顏琮帶領三千八旗,六千蒼頭,一萬兩千漠北兵馬,在索爾庫匯合蕭煙塔塔的一萬和碩特大軍後。
金軍全部合計三萬一千大軍從天南出發,一路朝東行軍,翻過紅溝子地區,進入吐蕃古羌中道。
在古羌中道其中,金軍一路沿著沙漠邊緣行軍,越過無數雪山冰河,朝著吐蕃威定地區一路東進。
最終在明昌十一年八月十五日抵達吐谷渾故地(今青海格爾木)。
等抵達吐谷渾故地後,一路勞師遠征的金軍已經精疲力盡。
於是睿親王完顏琮審時度勢,決定趁機在吐谷渾趁機休整一段時間。
在金軍停兵休息的這段時間內,完顏琮使人手持扎巴堅讚的親筆書信,派人轉交給吐谷渾地區的薩迦派僧人。
讓其替金軍聯絡吐蕃地區的教派大僧,以及各部首領。
商定在九月二十日,於吐谷渾召開大會,與吐蕃各賢達共商有關吐蕃的百年大計。
如果說金軍啟初突然出現在吐蕃地區,對吐蕃各方勢力說是恐懼與驚慌的話。
那接下來金軍主持召開的吐谷渾大會,則對吐蕃各界來說便猶如勐烈的石子投入油鍋,可謂一石激起千層浪!
訊息傳開後輿論一片譁然!令吐蕃各界人士奔走相告!
金軍突然出現在吐蕃,這是之前吐蕃各方勢力沒有料到的事情。
而接下來金軍詭異舉動,則更加出乎吐蕃各勢力的意料。
原本在這之前,吐蕃各方勢力初次得到金軍進入吐蕃地區的訊息時,以為金軍是來入侵佔據吐蕃的。
所以各方勢力雖然表面上沒有任何阻攔舉動,好似坐視金軍一步步抵達吐谷渾地區不理。
但其實私下裡吐蕃各勢力早已經互相合縱連橫,在金軍看不到的地方,早已經暗流湧動了。
但等到金軍藉助薩迦派向吐蕃各界傳達了善意的和平舉動後,又令吐蕃各勢力對金軍行為摸不著頭腦了。
他們不明白金軍為什麼要這樣做,如果真要佔據吐蕃,直接開打就是了,何必多此一舉召開什麼吐谷渾大會。
如果說金軍不想打,只是單純的借道吐蕃話,那金軍為什麼要在吐谷渾召集吐蕃各界人士共商吐蕃大計呢?
金軍這一副不想打,可以談的樣子,在外界很有迷惑性,造成吐蕃內部思想分裂。
這也讓很多對金軍抱有敵意的勢力,瞬間轉變了對金軍的態度。
畢竟對吐蕃各方勢力來說,能不打,最好還是不要打的好。
非志短無勇氣,實在是實力不如人,打起來勝算極低。
對上四萬多金軍,吐蕃地區至今沒有任何一家勢力可以拿出可比肩金軍的人馬。
若真打起來,或許不惜一切代價,拼死抵抗可以將金軍趕出吐蕃去。
但這樣的話吐蕃各方勢力同樣會損失慘重,戰後會令吐蕃元氣大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