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西遼(第1/3頁)
章節報錯
明昌六年、遼天禧十八年(1195)十二月十九日
虎思斡耳朵(今吉爾吉斯斯坦國、楚河州、托克馬克境內的布拉納城),遼國黑契丹都城。
虎思斡耳朵以前為喀喇王朝的首都八刺沙袞。
耶律大石征服喀喇王朝後,就在八刺沙袞城外屯營,也就形成了現在的虎思斡耳朵。
虎思斡耳朵作為遼國的首都,非城池,而是由許多帳篷組成的營地。
只有菊兒汗大石,以及契丹貴族大官才住有宮室。
菊兒汗的營帳宮殿被稱之為斡耳朵,又名斡魯多。
整個虎思斡耳朵就是一座龐大的軍營。
史記記載,該屯營騎馬繞行一週需要大半天,比明清時的北京城範圍還要大。
遼國一半的契丹漢族軍事力量,都駐紮在虎思斡耳朵,以震懾國內屬國與西方國家,同時亦時刻準備出征。
窺一斑而知全豹,遼國國家首都半遊牧半封建,可知全國是怎樣一個狀態。
契丹有著龐大的國土面積,但一半以上都是屬國加盟而成。
有東西喀喇兩大喀喇汗國,高昌回鶻國,花剌子模,乃蠻。
疆域鼎盛之時,西至阿姆河,北至巴爾喀什湖和齋桑泊,東抵蒙古的科布多和甘肅、新疆交接處。
南到帕米爾和崑崙山北。包括現在的新疆全省,中亞的東南部和蒙古的西北部地區。
不過自從遼天禧十三年開始,遼國國力開始由盛轉衰。
耶律直魯古即位以來,除了開始幾年勵精圖治,有作為之外。
接下幾年裡,內無亂外無敵,遼國在安逸的醉生夢死中喪失了進取之心。
先是乃蠻、花剌子模叛變自立。
遼國的無可奈何,讓國內的其他屬國都看破了遼國的虛實。
國內各屬國開始陽奉陰違,停調不聽宣。
遼國內部的分裂讓外敵又看到了遼國的虛張聲勢,虎皮架子大。
實則色差內斂,是個花架子,紙老虎!
自耶律直魯古即位以來,契丹貴族開始奢靡腐化,對外連年用兵,對內加重剝削。
耶律直魯古自己只顧打獵遊玩。不理政務,致使政治腐敗,社會矛盾激化。
這讓塞爾柱王朝在河中,呼羅珊地區退出後的替代者,阿富汗古爾王朝看到了機會,進而向遼國露出獠牙!
古爾王朝先是向遼國停止供奉與稅收,接著開始入侵花剌子模。
花剌子模沙特克開始向耶律直魯古求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