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昌七年六月二十八日,金遼第三次議和,金軍獅子大口口,提出苛刻的二十四條。

遼國君臣迫於壓力,進過一番討價還價後,最終全盤答應。

遼國君臣為湊齊賠款不得不用公主、夫娥抵賬。且在城內大肆搜刮民財。

一連三日,遼軍在虎思斡耳朵內大肆搜刮金銀布匹、馬匹和女娥等一切能抵賬的“貨物”

虎思斡耳朵一座孤城。根本滿足不了金人的胃口。

所以,一時間搞得虎思斡耳朵城內馬匹羊駝為之一空,女娥死者甚眾。

耶律直魯古為了湊夠賠款金額的數量,竟然不惜讓自己的妃嬪公主抵數。

皇帝都如此了,那大臣就更不用說了。

遼國明發聖旨,以品級出人湊數,九品者,一家必須出三人,四品以上者,必須出十人。

就連遼國太師沙哈木都沒能倖免。

沙哈木的兩個女兒,四個小妾,四個姐妹都充往金營抵數。

三日下來,虎思斡耳朵已經成了一座窮鄙荒城。

城中百姓無以為食,將城中樹葉、貓犬吃盡後,就割餓殍為食,虎思斡耳朵餓死、病死者不計其數。

七月初一,遼國君臣在湊完賠款後,於當日按金軍給的戰犯名單抓人。

一連抓捕兩天,從一開始的百人,到後來金軍又新增了兩百民間抗金人士。

七月初三,三百官民,共家眷數千人,因為之前主戰的原因,被遼軍當著全城人的面,斬殺於北市!

七月初四,遼軍將城東居民全部遷出,以為金軍後續駐紮,以及天使安居。

七月初五,一千金軍奔赴虎思斡耳朵,入住東城。

從此以後,東城為金兵軍營與使館區域,遼人不得進入。

七月初六,遼國對全國下令,取締所有西方教派,是為邪教,以後不得傳教。

同日派出兵部尚書圖花木,攜帶金牌去往益離,接受大軍,交割益離二地與金軍。

七月初七,遼國下令,收繳全國所有詆譭汙衊金國的書籍。

所有書籍中對金國帶有“虜”、“胡”、“蠻夷”,等等字詞的書籍全部焚燬。

且以後不得在著,以後對金國必須稱為“上國”、“大國”、“天兵”、“大兵”,等美意。

七月初八,金軍在營地中面東而設法架,天壇,全軍肅裝,舉行冊封儀式。

初八午時許,遼國耶律直魯古身穿青衣,赤腳,攜帶皇后,嬪妃,宗室,文武百官,數千人,從東門徒行而出。

金軍騎兵,打八色龍旗,立馬於道路兩側,從虎思斡耳朵東門,一路排到金營法架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