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離(今新疆伊犁)位於西域西北部。

益離東北部為阿勒泰地區,地處阿勒泰山南部。

額爾齊斯河上游,中部為塔城地區,地處準噶爾盆地中部,南北兩緣之間。

益離地貌複雜多樣,主要有四類,即山地,分佈在境內西南部、東北部和準噶爾盆地西部。

丘陵分佈在山麓緩坡地帶,平原分佈在天山谷地、烏倫古河河谷、額爾齊斯河河谷。

沙漠分佈在益離西部區域。

從上述益離地貌就能看出,益離三面環險,不適合大軍征戰。

從北方進攻益離只能從東部平原進攻!

而阿里麻力(霍城)地處益離西部,與益離只要八十里的距離,不到一個時辰就可到。

阿里麻力身處益離後方,又有阿爾泰山天險,可以說北方之地不打下益離,阿里麻力就一直是安全的。

益離不失,誰都別想攻下阿里麻力。

但同樣,只要有阿里麻力在手,阿里麻力就是益離的大後方,隨時可以支援益離。

益離與阿里麻力兩者成掎角之勢,如兩顆釘子般死死的釘在天山西端。

益離與阿里麻力組成的遼國天山防線,讓金軍主力不能南下一步!

......

益離城外,鋪天蓋地的金軍大營中。

豫親王完顏從彝盤腿坐在草地上,面前是一條緩緩流過的小溪。

身後站著一眾八旗將領,與一個身穿遼國服飾的中年男子。

這名穿遼服的男子,正是投降金軍的遼國南院大王,蕭煙塔塔。

這時,只聽蕭煙塔塔賣弄學識道:“這益離可謂是西域一絕!

自古就有“天地”之美稱!

古人將益離稱為天上之地,與凡俗不同啊!

益離得名於伊利河,光明顯達,耀碧波粼粼。

最早見《漢書》,史稱伊列、伊麗、伊裡等名。

益離此地最早出現的民族為塞人。

劉漢初年,匈奴崛起,迫使大月氏西遷伊利河谷,塞王南遷。

後元四年(前160年)前後,烏孫西遷伊利河谷等地,建烏孫國。

元封元年(前110年)前後漢朝與烏孫結盟。

神爵二年(前60年)漢朝在西域設立西域都護府,管理烏孫等國,伊利等地正式與漢地相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