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昌七年三月十二。

金國東路軍從二月十六日開始急行軍,一路繞過古爾通(準噶爾盆地),於三月初一到達天山山脈。

東路軍到達天山山脈後,幾次派出斥候探路,皆無功而返。

天山山脈延綿陡峭,根本不適合金軍這種大規模騎兵穿過。

三月初三,金軍在無法穿過天山,完成快速抵達昌八喇(烏魯木齊)的目標之後。

於是金軍大將瓜勒佳速,決定改變方向從哈密力突破。

三月初三,金軍改變方向,一路沿著天山山脈東進。

三月十二,金軍經過九天的疾馳後,終於在十二日抵達哈密力(今新疆哈密)北部。

哈密力地處西域東部,軍事地理位置極為重要。

哈密力外接正好處在一個三方交界處。

哈密力位於天山山脈東部端頭,西面是天山,東面是平原。

自古西域天北之敵進攻天南,因為有天山山脈阻擋,想要從東部進軍,只能走哈密力。

同樣,天南進攻天北,從東部行軍,哈密力是個繞不過去的坎。

可以說哈密力被誰掌握,誰就可以擁有主動權。

對天北或天南勢力來說,哈密力的位置跟山海關在中原一樣重要!

哈密力除了上述兩個南北條件外,還要有一個對東方至關重要的功能。

哈密力離東方的西夏只有三百多公里,又在東方勢力西進的必經之路。

千百年來,不管誰西出玉門關,哈密力一直是對抗東方的第一線。

哈密力也是西域與中原王朝必須爭奪的重要位置。

中原王朝掌握哈密力,便可同時索困南北,攻天南還是攻天北,是守是攻,都由中原王朝說了算了。

一句話,誰掌握哈密力,誰便擁有戰略主動權!

如此重要的兵家必爭之地,遼國當然不會棄而不守。

耶律屈在哈密力部署有一萬喀喇兵,三千吐蕃兵,一千漢兵,六千回鶻兵!

在耶律屈看來,哈密力部署有兩萬大軍,進攻或許不足,但要說防守絕對是固若金湯!

耶律屈的佈置完全是沒有問題。

遠道而來的金軍缺乏攻城器械,想要攻下易守難攻的哈密力,確實是力有不逮!

但耶律屈千算萬算,唯獨算漏了城中的回鶻軍與回鶻人!

......

三月十二日,遠道而來的金軍將大營駐紮在哈密力城北方二十里外。

城中的遼軍守將,東喀喇國將領馬赫連連,在聽聞金軍到來的訊息後,立刻放下手中事務。

帶領一眾城中文武,上城頭觀察敵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