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昌十一年五月二十五日,金軍以韓童年為將,領步騎大軍四萬,進攻昔裡鈐部四萬餘西平大軍!

兩軍共計八萬餘眾大戰與玉門南峽谷地區,金軍韓童年以心腹愛將範鴻方為前鋒,率軍一萬攻打夏軍側翼三營!

夏軍一方昔裡鈐部同樣以本部統制細賞者埋,統側翼三營九千軍士,駐守側翼與金軍相抗!

兩軍前鋒近兩軍餘人,從清晨時分一直激戰至黃昏時分!

這期間金軍屢次悍不畏死的發起勐攻,可皆被防備有序的夏軍擋了下來。

甚至一度危險時分金軍差點被夏軍打了出來!

而此危機關頭,金軍悍將範鴻方親自身先士卒,一馬當先帶領金軍打退了夏軍的反撲!

原本應該兩軍會在激戰數個時辰後,因雙方皆後繼無力而僵持下去。

可不成想,夏軍前鋒主將細賞者埋視戰爭為兒戲,於戰陣之際起了比較之心,竟不在後方指揮作戰,反而親自下場與金軍搏鬥!

卻不想細賞者埋名不副實,被一金軍左領小將一槍爆頭而亡!

夏軍失了主將全軍沒了指揮,軍心渙散,士氣大跌!

餘者夏將皆不能服眾,造成指揮錯亂,全軍如無頭蒼蠅被金軍抓住機會,一舉擊破!

夏軍先失西營,後失北營!

夏軍一日不到,便被範鴻方率領金軍接連攻克兩營,損失糧草鎧甲不計其數,戰死者一千有三!

後在金軍的乘勝追擊下戰損兩千餘眾,被金軍俘虜者高達兩千七百餘,逃回東營全身而退者不足百人!

夏軍西、北兩營軍可謂全軍覆沒!

三營九千軍士一戰盡沒三分之二,夏軍此役可謂損失慘重!

而與夏軍的傷亡慘重不同,作為進攻的金軍,除了一開始進攻階段有所損傷外,在接下來的乘勝追擊中並未有多大損失。

據戰後統計,此役金軍八旗戰兵戰死二十人,傷二十三人,蒼頭戰死七十二人,傷一百一十一人,戰兵蒼頭一共傷亡二百二十六人!

而回鶻軍因為戰力裝備低下,故傷亡比例比八旗多之一倍左右,共傷亡四百五十多人!

八旗與回鶻兩軍合計傷亡六百七十左右,接近七百餘人!

但要注意,金回兩軍傷亡大部分是在進攻階段發生,在之後的追殺中並未有多大損失。

而與之相反是,夏軍傷亡大部分皆是發生在戰敗之後,在逃亡之中被金軍大幅度殺傷!

由此可見,在夏軍未戰敗之前,其實夏軍的傷亡與金軍差不多,並不比金軍弱多少。

從雙方傷亡對比就可看出,在與金軍激戰期間,夏軍傷亡一千三百多人,而金軍傷亡六百多人!

兩軍雖有差距,但差距並不是不可逾越,比金軍多一倍的戰損比,說明金軍並沒有對夏軍形成碾壓局勢。

這可比金軍以前遇到的敵人一比五,一比六,甚至一比十的可強的多了!

由此可見其實夏軍戰力還是很強的,在細賞者埋未戰死之前,夏軍與金軍互有攻防,捉對廝殺!

夏軍與金軍打的有來有往,一直從清晨戰至黃昏,要不是細賞者埋意外戰死,夏軍根本不可能慘敗!

而夏軍在戰敗後卻被金軍以微小代價追殺俘虜四千七百多人,將近五千人!

夏軍西、北兩營更是被金軍一鍋端!

由此可見古代戰爭大規模的傷亡都是發生在戰敗之後,並未發生在對戰之時。

且說金軍在鏖戰一個白天后,終於擊垮夏軍佔據西、北兩營。

範鴻方在取得勝利後,立刻將前攻部分轉為後方部隊,將後方修整部隊轉為前攻部隊。

同時命士兵廣豎火把,在太陽下山後,藉著漫天火光,如同白晝一般,對夏軍不做停歇,連夜發起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