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速不臺東解釋後,眾將領皆被速不臺所說服。

於是,三月十三日速不臺率蒙古正白旗五千騎兵,繞過瓜州迂迴肅州。

速不臺所部在常樂只留一萬蒼頭,讓其廣束旌旗,聲勢浩大的營造主力在營的假象,以來迷惑瓜州夏軍。

五千鐵騎一人三四馬,只帶五日糧草,輕裝簡行馬不停蹄的向著六百里之外的肅州奔襲而去!

同日遠在肅州的夏軍守將察罕,亦於同一日接到瓜州催促援兵的戰報。

察罕接到瓜州的求援信後,當著眾將的面,想都不想直接一把火將瓜州來的求援信給燒了。

看著眾人吃驚疑惑的眼神,察罕冷笑道:“開什麼生死玩笑,他瓜州有危險,難道就讓我們去替他們送死嘛!

金軍勇如旱魃,非人力可制,所謂遇金軍我軍比金軍多一倍則臣之,二倍則降之,三倍則逃之,四倍則退之,五倍則守之,六倍則戰之!

可今瓜州金軍萬五之數,我肅州兵丁則不過區區萬人矣,比之金軍略有不足,更荒論主動出城尋死乎!

咱們是肅州軍民,只要守好肅州就行了,他瓜州有危關我何事!”

察罕一番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自私之話,並未惹得眾人怒目而視,反而取得非同一般的反響。

“將軍此言在理,如果為救瓜州而損我肅州,則瓜州無須救也,瓜州才是我之敵!

如不救瓜州則瓜州敗事,損瓜州存肅州,瓜州才是我之友!”

“下官也贊同將軍所言,救瓜州無功反有過,存肅州無過則有功!”

堂下一眾人皆面露喜色,極為推崇察罕之見,認為不去救瓜州才是王道,救瓜州反而是再不能下的下策。

眾人如此行徑,不是瓜州與肅州有仇,實則是金軍名聲在外,聲勢浩大而不可敵!

故肅州文武心中膽怯不敢面對瓜州之危,裝聾作啞做縮頭烏龜之態。

在肅州夏軍看來,救瓜州那是自尋死路!

開什麼玩笑,如狼似虎的金軍是那麼好打的嗎?

守住肅州就不錯了,至於瓜州愛誰去誰去,反正他們是不去送死的。

這就是當下肅州夏軍高層最直觀的心裡表現。

說好聽點就是兵家大事警小慎微,說不好聽就是畏敵如虎,坐視友軍被圍而無動於衷。

也就完顏璟不在此,否則面對肅州夏軍以友為盾儲存實力的一幕,一定會讚歎一句:夏軍很有果軍風範嘛!

友軍有難不動如山,堪稱夏軍精銳之師!

就這般,瓜肅戰場上出現了詭異的一幕。

肅州夏軍面對瓜州夏軍一日十份的求援信,做起了縮頭烏龜,裝作若無其事沒看到。

不是肅州不救援,實乃瓜州無戰事!

而反觀瓜州夏軍卻是不同表現。

瓜州夏軍與速不臺留守常樂的一萬蒼頭部隊隔著百里之地,大眼瞪小眼,雙方誰也不主動發起進攻,堪稱西線無戰事的典範!

可詭異之處就在於,瓜州夏軍也不知道是怎麼想的,在沒有與金軍開戰的當下,卻向後方是一日十份求援信。

信中更是歪曲事實,大肆宣揚金軍攻勢勐烈,瓜州危如累卵,與瓜州實際情況完全不符。

且瓜州夏軍面對速不臺繞道迂迴肅州一事也裝作看不見,在信中更沒有向肅州友軍提及這一危險情報。

瓜州夏軍故意隱瞞真實情況,以至於肅州友軍會不會因此吃敗仗,這與瓜州完全無關。

肅州打了敗仗與我瓜州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