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九章大迂迴計劃(第1/3頁)
章節報錯
說起正事,完顏琮立刻變得嚴肅,鄭重其事的回道:“風險是有,但如果成功,收穫更大!
如能成功,夏國戰事可在一兩年內解決,可為朝廷節省無數精力、財力、物力!
甚至在接下來的對宋戰爭中,可獲得更大的優勢!”
“國事無輕重只有緩急。”完顏璟先是回了一句略帶哲學的話,而後又語重心長道:“按你的策略總結來說,從三面進攻變成四面進攻。
東攻、西進、北擾、南襲,朕這麼理解對嗎?”
“陛下一語道中!”完顏琮見縫插針的拍了一把馬屁,爾後為完顏璟解釋道:
“臣弟仔細觀察了夏國防務,在臣弟看來現今的夏國有一個明顯的特點,也可以說是弱點。
如果說以前的夏國是重西、北而輕東、南的話,那現在的夏國是重東、西,而輕南、北。
夏國在與宋國未開戰之前,其國內大部分主力都部署在河西走廊與河套一帶。
其中在河西走廊部署總兵力起碼不下於十三萬餘人。
而在河套一帶部署兵力起碼不下於三十萬!
而這三十多萬部隊都是夏國真正能打能扛的主力精銳之師!
平時夏國主力精銳部署在西、北二地,於是它的東、南兩地都是一些老弱病殘組成的後備部隊。
這些後備軍平時用來鎮壓地方,負責守城倒還可行。
可用來野戰出擊,那就有些託大了。
所以臣說夏國以前是重西、北而輕東、南。
可自從夏國與宋國開戰以後,其北方沙漠、河套一帶的兵馬大規模南調。
尤其是在與我換地之後,其夏國在北方一帶的兵力現在是防守有餘,而出擊不足。
夏國的北方黑山威福監軍司換給我朝之後,現在夏國在北方就僅黑水鎮燕監軍司,與白馬強鎮監軍司、彌峨州監軍司此三者了。
其中黑水鎮燕監軍司的兵馬大約在三萬左右。
在與宋國開戰後,又向南抽調了一部分,現在黑水鎮燕監軍司的兵馬大約還剩兩萬左右。
白馬強鎮監軍其兵馬也在兩萬萬左右。
不過白馬強鎮監軍司畢竟直面我豐州外圍大軍,所以白馬強鎮監軍司的兵馬並沒有被抽調,反而有所加強。
最後一個彌峨州監軍司(黑水城東南其兵力同樣在兩萬左右。
也就說,夏國現在在北方沙漠一帶部署有六萬大軍。
為了以示和其他部隊的區別,所以臣弟將夏國北方部隊暫且稱之為北方軍團。
六萬北方軍團中騎兵就有兩萬多,又有沙漠、天險等供夏軍防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