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五章綠營規劃(第1/2頁)
章節報錯
觀看完演習回來之後的完顏璟,抽空又去了視察了一趟密雲附近的綠營兵馬。
一圈巡視下來,對於綠營的狀態,完顏璟說不上失望或滿意,昨日綠營八旗聯合的演習,雖然最終以綠營失敗而告終。
可綠營在演習中的表現中規中矩,說不上好也說不上壞,總得來說屬於合格,畢竟綠營屬於半野戰半治安兵馬。
綠營裝備上除了常見的刀槍弓箭之外,多數綠營兵都是穿布衣或簡單的布甲。
至於皮甲只屬於少數綠營精銳的裝備,更好一些的棉甲以及鐵甲都屬於軍官裝備,以及一些高階軍官的親兵所穿戴。
或許對上宋夏兩國的主力精銳或力有不逮。
但對上夏宋兩國的地方雜牌軍,綠營對付起來還是綽綽有餘的。
完顏璟對於接下來綠營的規劃,是屬於後方守備鎮壓力量。
到時候八旗負責前方進攻打仗,綠營跟在後頭負責接收新佔區的治安防守。
這樣一來便可節省八旗負責後方的兵馬,將好剛用到刀刃上。
八旗才能發揮出一支機動兵馬的威力,在運動戰中三個宋軍都不夠八旗打的。
搞不起後世的機械化部隊,鋼鐵洪流,那就搞個十三世紀的機動化部隊戰馬洪流,倒時候橫推南國,馬踏天下!
這也是今年以來,完顏璟對綠營多加重視了的原因,雖然做不了主力,但做後方守備力量還是很好用的。
現在金國有三十萬左右的綠營兵力,等打完西夏,估計還能新增十多萬西夏降兵組建的綠營。
到時候進攻南宋的時候,金國就有四十萬的綠營,三十萬的八旗,全國共高達七十萬的總兵力。
屆時十萬八旗加二十萬綠營,共計三十萬兵馬將會成為接下來的南征主力!
還有吳曦的十萬川軍,這樣一來南征兵力就是四十萬!
如果再算上漠南漠北蒙古王公的編外兵馬,以及蒼頭,民夫壯丁等,人數分分鐘破百萬!
百萬大軍過長江,將不再是幻想!
這力度可比原時空的蒙古南侵的兵力還要龐大。
畢竟原時空長年拉鋸的金蒙兩國將中原打爛了,蒙古開國之初那種如日中天的勢頭已經被金國磨的差不多了。
等蒙古南侵的時候,中原不止沒能成為蒙古的助力,反而成了蒙古的累贅。
再加上蒙古精銳老兵大部分都折損在了日積月累的金蒙戰爭中,所以蒙古幾次南下的時候,兵力根本多不起來,只能用質量來彌補數量上的差距。
而兵力稀少的蒙軍經常東奔西跑,根本無法擴大勝利之後的戰略優勢,無法對南宋形成一擊斃命的戰果!
這也是南宋可以堅持那麼多年的原因所在。
如果沒有金國在前方擋著,替南宋消耗了一波蒙古軍力的話,就憑南宋拉跨的軍事力量,遇到鋒芒正盛的蒙古絕對一波跪。
在金國丟了北方遼東等地,憑藉半壁江山,還能兩線開戰壓著南宋打。
連蒙古一眾開國將領都帶不動的盟友,從這就能看出南宋的軍事力量是真的拉跨,說是古代最墊底的軍隊,是一點也不誇張。
就連被稱為可比肩岳飛的孟拱,在沒有蒙軍幫忙的情況下,都被武仙軍團多次擊敗,甚至打的孟拱一人棄軍而逃。
最後還得借道蒙古,借蒙古之力,在三峰山一戰徹底殲滅金國最後一支主力。
可以說看似蒙宋聯合覆滅金國,其實不然,從野狐嶺開始,到三峰山一戰,金國的所以主力部隊都是葬送在蒙古手中的,與南宋關係真的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