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章西北無間(第1/2頁)
章節報錯
吳曦在吳晛走後,獨自一人坐在帥桉後,目光目視正前方門口撒進來的陽光,心中轉動,思量起投金一事的得與失。
暫時看來投金是合則兩利的事情。
一來可藉助金國的力量抵抗臨安的蠶食,二來可將臨安的兵馬消耗在西北。
之前因為金國沒參與進來,吳曦要獨自對抗夏國,那麼臨安的兵馬便不能折損。
畢竟不管怎麼說,臨安的兵馬也是屬於自己的友軍,可以幫助自己對抗夏軍。
如果沒了臨安的兵馬與援軍,就憑自己麾下的川軍,以一家之力對抗夏軍,還真不一定能打得過。
況且沒了臨安派來的兵馬,就憑藉自己麾下的川軍與夏軍作戰,到時候損失的不都成自己的人了嘛!
就是自己能打敗夏軍,屆時川軍恐怕依舊逃脫不過損失慘重的結局。
屆時臨安在一旁默默看戲,坐收漁翁之利,等戰後說不定臨安眉開眼笑的把他跟夏國一起收拾了!
這不就等於給臨安做了嫁衣,還把自己給搭了進去。
所以在金國沒參與進來,或沒與自己合作之前,臨安的兵馬是不能動的,依舊是屬於自己的友軍。
可現在金國要與自己合作,如果接下來談的攏,那自己就屬於金國一方了,有沒有臨安的兵馬都無多大關係。
有了金軍做主力牽扯夏軍,面積剩下的夏軍,只餘自己川軍一家已經遊刃有餘了,留著臨安的兵馬反而成了累贅。
所以得想個辦法將臨安的兵馬拉攏過來。
能拉攏過來最好,如果不能拉攏過來就將他們除掉!
臨安的數萬兵馬一旦折損在西北,近了說,臨安在西北沒了武力威懾,便會降低臨安對西北的掌控,提高自己在西北的地位與獨特性。
遠了說,將不服自己的臨安兵馬除掉,等於提前減弱了南方的軍事力量,等以後自己向南方用兵時,便會事半功倍。
這麼一來,自己便等於幹掉了臨安對自己的掣肘,又穩固了自己以後在金國的地位。
至於說金國說話不算數,以後過河拆橋,卸磨殺驢等事。
說實話吳曦還真沒放在心上,麾下十多萬川軍就是吳曦最大的底氣!
以前臨安拿自己沒辦法,以後中都依舊不能將他怎麼樣。
就憑他吳家祖孫三代在四川編織的關係網,在四川可謂根基深厚,盤根錯節下,絕不是一個外來戶可以撼動的。
金國一旦反悔,打算鳥盡弓藏,那他金國將面臨著全川皆反的局面!
他就不信金國敢有這麼大的魄力來逼反四川!
最後金國為了四川不失,金國便只能安撫自己,讓自己永鎮四川,這便是他吳曦不怕金國反悔的反制手段!
至於隴右嘛,到時候再看,能留下自然最好,不能留下,大不了送給金國,作為緩和雙方的關係的禮物。
畢竟隴右本來就不是自己的地盤,送給金國也不心疼,反正只要能保證四川不失就可。
只要四川不失,那自己這個蜀王就能一直安穩的保持下去。
用趙家的利益換取自己再上一層樓,不可謂不妙也,所謂死道友不死貧道也!
思考過後的吳曦心情頗好,一連吃了兩碗米飯充飢,午飯過後又在營中巡視一圈消食。
……
晚上,營中士兵除了巡邏值崗的之外,大部分已經歇下。
白天回去的吳晛,在估摸著時間差不多之後,便帶著已經化名吳四的完顏玠,摸黑來到吳曦的軍帳。
《萬古神帝》
吳曦用過晚飯後,便揮退四周親兵,自己一人獨自點上蠟燭,在軍帳內等待完顏玠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