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六章吳曦的煩惱(第1/2頁)
章節報錯
明昌十年四月初四,位於宋夏前線,蘭州榆中宋軍大營內,吳曦心事重重的在營中穿梭巡視。
宋軍自去年進攻蘭州失利後,就一直在榆中休養生息。
直到今年開春,吳曦整頓全軍,選拔各部精銳之師,組建了一支五萬人的主力部隊。
並打算迂迴蘭州以北,繞過夏軍烏龜殼一般的東面防線,打算從北方進行戰略突破!
可偏偏事與願違,宋軍本來就不是什麼執行力強悍的軍隊,吳曦原本打算五天迂迴的計劃,硬生生的被宋軍低下的組織力度拖了十多天。
等到十多天之後再去迂迴的時候,對面的夏軍早就調整了兵力部署,吳曦精心準備的計劃,還沒實施便已經腹死胎中。
最後將原本快速偷襲,以強擊弱的戰爭,硬是變成了雙方硬碰硬的大規模會戰。
此戰中雙方互有攻守,一直打了三了天,最後雙方因為各自損失慘重,不得不停戰退去。
就這樣,雙方又重新回到了僵持狀態。
這些日子下來,大戰沒有,而小戰無數,雙方都拼著一口氣,打算透過這種消耗戰磨死對方。
原本吳曦還不著急,想著憑藉國力也能磨死夏軍,最後的勝利依舊歸屬宋軍。
可前天不知臨安發了什麼瘋,突然給吳曦下了一封言辭犀利的督戰書。
要吳曦不得延誤軍情,應在西北快速開啟局面,一定要佔據戰略優勢,打破現今僵局。
吳曦收到這封督戰書後就一肚子火!
一群屁事不懂的文官,幫不上忙也就算了,現在更是扯後腿,躲在臨安對前線指手畫腳,就差給他送幾份戰陣圖來了。
在吳曦看來,後方的一群文官就是沒事找事,就嫌西征大軍死的不夠快。
還快速打破僵局,特孃的,一個個站著說話不腰疼,想一出是一出。
夏軍是那麼好打的嗎?
真有那麼好打,戰局也就不會僵持到現在了。
雖說夏國國力比宋國弱,一個宋國頂他好幾個夏國,就光是四川一地的力量都比夏國強。
宋國人比夏國多,錢比夏國多,糧比夏國多,兵比夏國多,器比夏國多,光看著些紙面數字的話,宋國完全吊打夏國。
可戰爭不是這麼算的,如果單純的看資料就能贏的話,戰爭也就不會打起來了。
大家以後直接比誰財大氣粗就完了,國力弱的一方直接束手就擒便可。
要真這麼算的話也就不用戰爭了,歷史上也就不會有那麼多以弱勝強的戰例了。
總的來說戰爭是不可控制的,國力強大隻代表你有優勢,卻不代表戰爭必贏。
這些道理吳曦知道,可臨安不知道,在臨安看來,自己有著壓倒性的優勢,那戰爭就必須贏,如果不能贏,那就是前線將領的問題。
所以對臨安不懂,卻胡亂插手的催戰行為,吳曦是看在眼裡急在心裡。
儘管吳曦打心裡就不服氣臨安,可臨安到底是國朝中樞,王朝法統。
想要擺脫臨安的指揮,只能在暗地裡進行,如果直接在明面上拒絕,是屬於抗旨不遵,是屬於逆臣行徑。
所以吳曦暫時不能與臨安鬧翻,畢竟臨安催戰除了在軍事上不妥之外,在其他任何方面來看,吳曦都找不到合理拒絕的理由。
不能拒絕,但對明顯錯誤的命令還要去執行的話,吳曦是顯然不願意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