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昌九年八月二十八日,崔忠粹率麾下十萬大軍,在全羅道木蒲登岸。

在四萬金軍的“陪同”下受金國官服印信,向金軍交出麾下兵冊民冊,以及麾下海島與圖。

從此以後崔忠粹便不在領兵打仗,軍轉政,成為金國首個一省巡撫大員。

金國給予崔忠粹如此厚重的官位,除了換取崔忠粹交出兵權與西海島嶼外。

更重要的是用崔忠粹投金,來壓迫其餘幾個勢力的勸降工作。

金軍除了與崔忠粹派出使者勸降外,同時還派出眾多使者攜帶高麗降官的書信,與金國官憑去勸說東、南海三群島諸多勢力。

崔忠粹未投金之前,東、南海各方勢力中,真正能投降金軍的少之又少,可等崔忠粹率領大軍一投金,訊息傳出,風氣立刻轉換。

因為崔忠粹未投金之前,敗退海外的諸多勢力覺得金軍短於水師,或許他們打不過金軍,但自保還是沒問題的。

這也是之前諸多勢力不熱衷於投金的原因。

但等到崔忠粹投金之後,天下大勢再也無非轉變。

就是再愚蠢的人都能看明白他們這群喪家之犬已經沒了自保能力,現在除了投金之外,剩下的只是死路一條。

故,眼見大勢以去,在崔忠粹投金的第三天,位於青山島的樸信惠也便一咬牙,接了金國交州道提督的職位,率領麾下大軍緊隨崔忠粹其後降金了。

此時也便顯現出了崔忠粹投金的好處。

崔忠粹一投金,逼得其他人不得不放棄心中的最後一絲妄想,為保全性命只能投金。

從這來看,金軍給崔忠粹一個海東巡撫的職位也並不吃虧。

能和平解決海外的割據勢力,簡短南方戰事,一個巡撫給他了又能怎麼。

樸信惠緊隨崔忠粹投金後,直接帶動海外連鎖反應,金軍之前一直舉步不前的勸降之事,到現在反而變得簡單快速起來。

基本上只要金軍給的條件合適,各方勢力便不再推脫,直接一口答應,深怕金軍反悔。

於是九月間,前來投降金軍的各方勢力落落不絕,待到九月中旬時,高麗海外群島,包裹後來的濟州島都插上了金旗。

其中金軍共受降兵二十餘萬,其中讓金軍最高興的是有三萬多水師,這一下金國東海水師力量成翻倍增長。

同時金軍在南海受降之際,北部包圍開京的金國軍隊已經突破二十多萬。

在全國陷落,只餘一座孤城的當下,二十萬金軍沒日沒夜的猛攻開京。

開京崔軍死守兩個多月後,終於堅持不住,於九月二十五日於東城最先失守。

東城一破,如海水般的金軍,如滔天海浪般,一波一波湧入城中!

二十萬金軍如狼似虎般衝進城內,堅持至此時已經不足三萬多人的崔軍如何能抵擋的住。

金軍攻進開京後,大殺十日不止,除了王氏家族之外,餘者無一活口。

一連十多日,等軍心逐漸穩定之後,坐鎮開京的完顏撒裡合才開始約束軍紀,並下令各部非八旗兵者,全部依次退出城外。

完顏撒裡合一連殺了數百名不聽從命令的亂兵,才讓吃飽喝足了的大軍乖乖聽話撤出城外。

待到十月初八,二十萬金軍才全部撤完,不過此時的開京哪有昔日的半點富庶與盛狀,全城除了兩萬多金軍外,再無一個人氣。

金軍光是在附近山溝掩埋焚燒就整整花了十日。

等開京一切事了時,已經到了十月二十日。

而此刻似乎因為開京被破,高麗亡國的原因,一直被金軍堵北界出不來的六萬多北界鎮軍,在這一日出山向金軍投降。

六萬多北界鎮軍被堵在山脈中斷糧後,整整餓了好幾個月。

受餓的北界軍將整個山脈中樹皮草根都挖光了,等六萬鎮軍向金軍投降時,他們之前待的地方只有一片凹凸不平光禿禿的山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