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因為俘虜四萬多東界軍,加上之前在西京諸州俘虜的兵馬,此時金國的降軍高奸部隊已經接近十餘萬!

如果在帶上金國自己的六萬人馬,可以說金國東征軍隊已經高達十六萬多,與西北大戰的夏軍兵力都差不多一般多了。

東界淪陷,讓東界以北的北界軍,已經成為一支實質上的孤軍,更是被金軍四面包圍,切斷其與高麗國內的所有聯絡。

金軍取得對東界的勝利後,並沒有馬上對北界用兵,而是留有六萬大軍防守北界軍衝出重圍後,其餘十萬大軍,直接揮師南下直撲開京而去。

金軍這不打北界先開啟京的決定,完全是之前一個月的山地戰將金軍打怕了!

雖然最後金軍打了勝仗,取得了勝利,但其中的過程卻艱苦易常。

期間金軍鑽山溝,爬峻嶺,攻險關,雖然平常多是高麗降軍打頭陣,八旗在後方督戰,但遇到一些硬茬子,最後還得八旗上,讓八旗也有頗多傷亡。

故,打完東界的八旗兵,上下一致認為北界圍著不打,讓其斷糧自潰,餓死他們,最後再慢慢收拾,先把開京打下再說!

於是五月十一,金軍在修整六天之後,以十萬大軍直接向著開京高歌勐進!

《劍來》

開京以東,防備金軍的是由崔忠獻之子崔瑀負責,金軍大張旗鼓南下開京,位於開京以東的崔瑀不可能不知道。

崔瑀一邊警惕,一邊帶領著從叔叔崔忠粹手中罰沒的五萬大軍,以及兩萬都房兵,共計七萬餘人沿著後世的阿虎飛嶺山脈一帶佈防,阻擋金軍南下。

金軍十萬大軍,鋪天蓋地,如黑雲壓城般向著開京極速南下,於五月十九日與崔瑀所部在阿虎飛嶺山脈一帶相遇。

二者大戰一觸即發!

一方守,一方攻,金軍仗著兵強馬壯,士氣高昂,勐攻崔瑀所部,崔瑀仗著山川地利居高臨下死守山脈,雙方一時勢均力敵,大戰十多日。

十二天攻防戰下來,金軍傷亡三萬有餘,不過其中都是高麗降兵,真正的金軍死傷還不到兩百人。

從中也可看的出來,金軍並沒有出全力,一直是在用降兵消耗敵軍。

如果金軍真的能忍下心來,付出個四五千人的傷亡,用全力來攻的話,崔瑀所部早就被打崩了,根本不可堅持到現在。

但金軍不可能這麼做,因為金軍這一次東征部隊除過四萬蒼頭外,真正的八旗戰兵也就兩萬餘人。

金軍每一個都寶貴的很,金軍那舍的讓本部兵馬去填壕溝,真這麼做,那完顏撒裡合離囚車入京日子也就不遠了。

再說了,這高麗降兵也很好用,雖然死傷了三萬多人,但也消耗掉了敵軍三四萬人,反正死的是高麗人也不心疼。

這麼算下來等於幹掉了七八萬高麗軍隊,而金兵卻不費一兵一卒,金軍完勝,贏麻了!

不過十多日的沒有攻破崔瑀所部防線,這麼僵持下去,也不是個辦法。

於是,最後,老規矩,迂迴!

對金軍來說,只有我敢迂迴,天下就沒有能擋住我的防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