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明昌九年二月十五日,鞏州金軍撤出鞏州一帶,撤回秦州駐防。

同日天水軍的宋軍郭倪所部連夜從天水軍出發,奔赴已經成為真空地帶的鞏州。

一萬宋軍經過一夜疾馳,與十六日辰時趕到鞏州,與當日接管鞏州。

同時宋軍派出一部兵馬接管鞏州下轄五縣四寨。

五縣分別為隴西、通渭、定西、通西、安西五縣。

四寨有熟羊、來遠、永寧、南川。

不過因為安西以及定西離夏軍太近的緣故,宋軍沒敢去接收,只接管了隴西縣旁邊的通渭、通西、隴西三縣。

以及熟羊、來遠、永寧三寨。

宋軍在接管鞏州當日,來不及休息,便立刻加固城防,防備夏軍惱羞成怒,不宣而戰。

宋軍這種行為可謂藝高人膽大,以區區一萬偏師就敢在十多萬夏軍主力的眼皮子底下接管鞏州。

真可謂虎口拔牙,刀尖跳舞,郭倪的這種行為隨時可激起夏宋大戰。

郭倪接管鞏州後,一方面加固城牆等防禦措施。

一方面立刻派人到後方催促已經到達隴南西和的地區的兩萬浙軍主力。

讓其快速到達鞏州地界支援前部。

而在郭倪所部接管鞏州的這個檔口,天水軍的隴軍王良也在第二天發現浙軍居然去往鞏州了。

這郭倪違背吳曦將令,居然擅自行動不聽指揮,在宋軍各部還沒到達之前善開邊釁,接收鞏州挑釁夏國,這完全是將宋軍往溝裡帶啊。

在宋軍各部還沒有準備好之前,宋軍並不想率先進攻,因為當前隴右地區的形勢顯然利夏不利宋。

夏軍藉助地緣優勢快宋軍一步,提前將軍隊部署在了隴右周邊,前後依蘭州、會州、渭源成三角形部署駐軍多達十五萬大軍。

而宋軍位於隴右的駐軍除了此前的一萬多隴軍外,也就剛剛趕來的三萬浙軍了。

宋軍兩者相加還不到五萬人,以五萬對十五萬,就是校長在此都不敢說優勢在我!

且宋軍除了隴軍的二千騎兵外,隴右地區宋軍多是步兵,守城還可,主動出擊那完全是找死。

浙軍雖然有三萬人,但其中騎兵連一千都不到。

並且浙軍的騎兵那完全是騎馬趕路的步兵,而且就這點騎兵浙軍上下都寶貝的不得了,全部由幾個將領作為親兵使用。

宋軍短於騎兵,反觀對面夏軍起碼有不下五萬善於騎射的精銳騎兵,並且還有裝備精良的鐵鷂子重灌騎兵。

不管是比人數還是比質量,夏軍都碾壓宋軍隴、浙兩軍。

這也是吳曦下令不讓前線宋軍善起邊釁的主要原因。

宋軍正真的精銳是吳曦親自統轄五萬川軍,以及趙淳兼的兩萬楚軍,和田俊的兩萬禁軍,李爽的一萬淮軍。

至於其他的王大節的湘軍與皇甫斌的兩廣軍,以及畢再遇的江軍,在水網環繞大山重疊的南方還好說,但放到黃土高原與鐵馬縱橫的夏軍打,結果顯而易見。

故這也是為什麼川、淮、楚、禁軍會成為對抗夏軍的主力的原因所在。

因為有騎兵。

其中川軍就有兩萬騎兵,楚軍六千騎兵,淮軍一萬騎兵,禁軍一萬騎兵,其他在雜七雜八的湊一湊,也不少於夏軍的五萬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