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六章商洛臣滅元於此(第2/2頁)
章節報錯
現如今滄海桑田,曾經的東亞霸主遼國已經滅亡,北宋的威脅也煙消雲散,取而代之的是現今金國對西夏的三面圍困!
而世間可笑之處就在於西夏敢與趙宋爭奪隴右。
卻不敢與如日中天般的金國爭奪隴右。
西夏的這種欺軟怕硬,便是金國敢於豪賭一把的底氣所在。
黃秋十月天,金國以財務司轉運使移刺阿海為天使,出使夏國會談換地一議。
夏國興慶府地處河套平原,水草豐美,地饒五穀,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
興慶府北控河朔,南引慶涼,據諸路上游,扼西陲要害,其軍事位置比銀、夏一帶優越得多。
興慶府除了地勢外,其周邊民生同樣優良。
興慶府周圍地區農牧雜交,黃河流域相對穩定的引黃灌溉農業可以保證城鎮的軍需民食。
除了原有的唐徠、漢源古渠等灌溉之利外,元昊時又修建了賀蘭山東麓沖積平原上長達200餘里的“昊王渠”。
使興慶府四郊的農牧業生產有了更大發展,成為西夏境內的糧食基地和重要牧場之一。
古人常說,“黃河百害,唯富一套”,所謂一套是指此而言。
河套一帶,地勢平坦,土壤肥沃,但降水量稀少,因此遠自秦漢時代起,居民已在這裡開鑿溝渠,引黃河河水灌溉。
故河套素有“塞外江南”、“塞上糧倉”之稱。
此次金使西來入目所視,興慶府周邊良田鉤連千里,牧畜成群,不愧為夏國最富庶之地。
夏國皇帝李純佑對於金使來使國一事極具重視,特派出太傅西壁訛答,與宗室重臣御史大夫嵬名世安,領文武眾臣出城十里迎接金使。
金、夏兩國見面倒也和睦,並未出什麼么蛾子,一來金國想換地挑起夏、宋矛盾,二來西夏自己也有換地之想。
對西夏來說,用陝北四州以及威福監軍司換金國手裡的隴右倒也不虧。
故此兩國大臣一見面就顯得和睦親切,有禮有節。
在二者看來換地是自己賺了,對方虧了,只要底線放低,就是贏麻了!
移刺阿海與西壁訛答等人在興慶城外一陣寒暄過後,便被夏國隆重的接入城中。
夏國迎接金使入興慶府後,便將提前收拾好的行院安排金使入住。
金夏兩國約定,兩日過後在夏宮中確切商榷。
西壁訛答與嵬名世安在安頓好金使後,便立刻進宮找李純佑彙報情況。
……
西夏興慶府,皇宮中……
年輕的夏帝李純佑在西閣接見了前來彙報的二人。
今年剛剛二十歲的李純佑,臉上還顯得青澀白質,給人一種少年之感。
李純佑在二人進屋後,便直奔主題道:“金使如何?”
官位最高的西壁訛答最先回道:“略加交談,金使給人的感覺如沐春風!”
在西壁訛答說完,嵬名世安接話道:“臣感覺其人滴水不漏,渾如一物,是個難纏的角色。”
李純佑思索一二說道:“聽說是契丹宗室?”
“確是。”
李純佑突然一笑道:“當年契丹人助咱們建國大夏,今日這契丹人又來給咱們送地。
這契丹人可真是咱們的福星啊!”
“哈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