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牽制夏宋兩國,吐蕃、大理都不可靠。

在臣看來,唯有他們二者相互牽制才是最可靠的。”

“何解?”

移刺阿海突然表情變的嚴肅,一字一句道:“想要他們二者相互牽制,朝廷唯有做出一些損失才可辦到。”

“隴右!”

“隴右!”

完顏璟與完顏綱二人同時震驚出聲!

移刺阿海表情嚴肅道:“就是隴右!

臣仔細觀察李夏與趙宋二國,發現這兩國都有一個很顯然的特點。

對趙宋來說最重要的就是燕雲十六州,趙宋為了燕雲十六州,什麼事都能做得出來。

我大金入能主中原,跟趙宋想得到燕雲十六州的關係不可謂不大。

燕雲十六州就是趙宋的夢幻之地,當軍力強盛之際,趙宋就想武力解決。

但高粱河一敗,打破趙宋的野心,其在武力失敗後,一直想用錢來贖買。

更是在後來不惜與太祖盟約,也要得到燕雲十六州。

即便北伐遼國期間敗多勝少,其依舊咬牙堅持,就是想得到燕雲十六州。

如果說趙宋的第一是燕雲十六州,那他的第二個夢幻之地就是隴右之地

趙宋對遼收不回燕雲十六州,便將矛頭對準了李夏這個“軟柿子”。

但隴右不止是趙宋的夢幻之地,它也是李夏的夢幻之地,誰動隴右李夏就跟誰拼命!

夏宋為了隴右這塊土地,從仁宗起到趙佶為我大金所滅,共打了整整七十多年!

這七十多年間,大戰五次,小戰更是數不勝數,兩國為此百萬軍民灑血疆場,拉鋸隴右卻誰都不言放棄。

如果不是當時我大金入主中原,橫掃萬里,兩國為了隴右還能一直打下去,直到一方徹底退出或滅亡!

從宋仁宗寶元二年開始的三川口之戰、好水口之戰、到慶曆二年的定川寨之戰,雙方打戰三四年之久,趙宋以失敗而告終,損失軍民數十萬!

趙宋雖然大敗,但卻並沒有放棄對隴右的圖謀。

宋英宗時,雙方大順城之以相持不下而終。

宋神宗時的熙河之戰,雙方以平而終。

宋神宗豐元四年,雙方又一次大戰,宋失軍,夏失地,勝敗難以論說。

宋神宗元豐五年,永樂城之戰,宋失軍失地,大敗。

在後來一直到政和之前,宋夏兩國曆經多戰互有勝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