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八章口角之爭(第1/2頁)
章節報錯
金國對克烈部的勝利引發了一連串的反應。
漠北地區的鐵木真,在得知王罕戰敗被俘虜,便知道現在的金國已經騰出了手,隨時可以一統草原。
如此鐵木真便在漠北地區加快了自己統一蒙古部落的步伐。
而乃蠻部在得知金國取勝之後,反應很是矛盾。
一方面加大了東部駐軍,來防備金軍打紅了眼,在滅掉克烈之後,再繼續向北進軍,打自己的主意。
另一方面派遣使者帶著各種禮物,向金國出使,表示臣服之意。
而乞蔑兒部在得知訊息後,便立刻做出決定,一邊派人趕著牛羊等物,向金國西路軍犒軍獻媚。
一邊派遣人出使金蓮川,打算學習汪古部與金國聯姻。
而最西邊的遼國,最開始還打算向漠北進軍,看能不能漁翁得利,搶佔一塊地盤。
但後來鄂特崗之戰傳開後,遼國好像又想起了以前被金軍支配的恐懼,趕緊將出發的軍隊又撤了回去。
而南邊的西夏,對這場影響深遠的大戰像是沒有看到一樣。
沒有一點動作,繼續蒙著頭過自己的太平盛世。
最東邊的札木合,卻是眾勢力中反應最激烈的一方。
札木合聯合各部放出豪言,要聯合漠北各部將金軍掃出草原,同時還要組織大軍南征金國為王罕報仇!
結果當金國真以為札木合腦袋發熱要替王罕報仇時。
卻發現札木合只是口號喊的震天響,但卻無一兵一卒調動的跡象。
最後時間一長也就不了了之了。
而就在這些外部環境變化的同時,金國內部一樣在大規模的變動。
先是將西京從大同移至漠北達蘭達巴地區的北寧。
接著又在漠北西部設立漠西統軍司,並將鑲白旗從漠南移至漠西駐紮。
在漠西變動的同時漠南中部也沒閒著。
先是裁撤了西南路招討司,新設漠南將軍。
同時裁撤了北京,以正紅旗駐防以前鑲白旗的駐地,以完顏琮出任漠南將軍一職。
從金國這種大規模的兵力調動中就能看得出來,接下來金國依舊以漠北為重心,進行北攻南守。
而西夏與遼國的這種不作為,也將會為以後他們的滅國埋下禍根。
金國佔據草原之後再與他們開戰,那將是蒙古國與金國的結合體,他們只會滅亡的更快。
至於南宋,現在還在忙著搞什麼宮廷鬥爭呢!
趙家父子婆媳之間矛盾關係複雜,此時正在給世人上演一出宮廷好戲,沒功夫搭理北方的事情。
金國在漠南中部地區依次設立察哈爾盟,伊克昭盟,此二盟為朝廷總管盟,共五萬帳。
同時在克烈舊地設立烏蘭察布盟,與烏里雅蘇臺盟,共五萬帳。
同時亦有五萬帳被賞賜給了汪古部,讓其在漠北重建部落。
而克烈剩餘的兩萬帳被編入了八旗蒙古之中,由西京管轄。
至此金國在此的戰俘虜與地盤安置完畢。
以後漠南將有六個盟兩個將軍。
分別是哲裡幹盟、昭烏達盟、呼倫貝爾盟、卓索圖盟、以及漠南中部地區的察哈爾盟與伊克昭盟。
將軍分別是駐呼倫貝爾的漠東將軍,與駐豐州的漠南將軍。
在這之後,漠南除了東部的兀良哈部之外,將再無任何一個部落,從東部到中部將全歸金國所有。
現在除了西夏佔據的河套地區,以及漠南西部外,金國已有漠南三分之二。
在這一戰中同樣湧現出了一大批悍勇之將。
東路軍中的納蘭邦烈,以箭射笑裡徒而得名,後在漠北追擊塔塔爾殘部,全殲塔塔爾餘孽而進官都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