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明昌五年(第1/2頁)
章節報錯
公元1194年,甲寅年(虎年)、西夏天慶元年、金明昌五年、西遼天禧十七年、南宋紹熙五年。
明昌五年四月初五的中都城春入立夏,天氣轉暖,花開花落年復年。
這幾年裡華夏大地發生了很多大事,西夏皇帝李仁孝於乾祐二十四年、金明昌四年(1193年)九月二十日,去世。
李仁孝在位五十五年,享年七十歲,他在西夏皇帝中在位最久,壽命最長。死後諡聖德皇帝,廟號仁宗。
現在西夏皇帝由李仁孝之子李純佑即位,時年十七,改元天慶。
李純佑就是西夏曆史上的夏桓宗。
李純佑即位後基本上延續奉行夏仁宗時期的政治方針和外交政策,對內安國養民,對外附金和宋。
但隨著國家的安定承平日久,統治階層開始貪圖安逸,國家武備荒廢,官員貴族日益腐朽墮落。
從此西夏政治日益腐敗,國勢衰落。從盛到衰已成為西夏社會不可逆轉的趨勢。
而金國這幾年裡也有一大批宗室重臣病亡。
明昌二年(1191年)二月,徒單克寧病亡,徒單克寧病亡後完顏璟下旨送回萊州安葬,諡號忠烈。
明昌五年(1194年),徒單克寧配享世宗廟廷祭祀,影象掛於衍慶宮。
徒單克寧病亡後完顏璟便在朝中展開了一次大規模的人事調整。
將東閣大臣削減至五人,分別是東閣大臣刑部尚書完顏守貞。
東閣大臣兵部尚書完顏讓。
東閣大臣康親王完顏永濟,東閣大臣戶部漢尚書劉暐,以及東閣大臣漢工部尚書胥持國。
經過這些年年陸陸續續的人事調整,當初權勢滔天的蕭國公完顏襄被完顏璟調離至南京任留守。
並接替死去的肅親王完顏永中監軍女真鑲藍旗,並掌管金國的南方兵團。
而完顏璟對康親王完顏永濟的領兵能力不放心,當初讓完顏永濟監軍女真鑲紅旗只是一時之計。
在後來朝局穩定後,便以繼續讓完顏永濟當東閣大臣的條件,換取了大興府事夾谷清臣出任女真鑲紅旗的監軍元帥。
在夾谷清臣出任女真鑲紅旗監軍元帥後,完顏璟便將女真鑲紅旗調往了關中以及關中以西地區駐防。
同時的夾谷清臣駐地長安,併兼管金國的西方軍團。
當初視察東北的睿親王完顏琮在回中都後,被完顏璟任命為女真正紅旗監軍元帥,並駐地東北招討司,完顏琮併兼任上京留守。
豫親王完顏從彝監軍鑲白旗並任西京留守,駐防西南招討司。
禮親王完顏珣也跟完顏襄一樣被完顏璟調離出了東閣,任命為正藍旗監軍元帥,併兼北京留守,駐防西北路招討司。
朝中經過完顏璟的一次大規模調整後,東閣除了康親王一個親王外,再也不像以前一樣全是宗室重臣了。
並且將東閣大臣的人選做到了女真三,漢官二,這樣的平衡狀態。
讓完顏璟對東閣以及朝廷的掌握又一步提升。
除了這些人事上的調整外,完顏璟對於內政也沒閒著。
透過清查田畝,官制改革,打擊腐敗,懲治豪族。
對內壓制宗教,對外宣揚藏傳佛教,解放生產力,設立保甲制,改革軍事制度。
大規模裁軍,改革稅制,改革鹽政,河政改革等等一系列的改革後朝廷財政大幅度的提升。
尤其是朝廷的鹽政改革,完顏璟透過對後世長蘆鹽場的大規模開發後,朝廷每年可獲利一千多萬貫。
後世的長蘆鹽場主要分佈於河北省和天津市的渤海沿岸。
南起黃驊,北到山海關南,包括漢沽、塘沽、南堡、大清河等鹽田在內,全長370公里,共有鹽田230多萬畝,年產海鹽300多萬噸。
雖然現在的金國做不到後世的產量,但哪怕有其十分之一,對金國來說也是朝廷除農業稅外的另一大財政收入。
金國現在的鹽政與商稅每年朝廷能收入三千多萬貫。
而朝廷每年農業稅可收入五千多萬石,價值六千多萬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