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古北山大營(第1/3頁)
章節報錯
完顏乞奴瞭解過自己所部的八千士兵後,發現這些草原兵強於私鬥,但弱於群鬥。
也就是說這些草原兵讓他們單打獨鬥,或民間的街頭鬥毆他們比中原人要強。
但讓他們有組織成群結隊的去與中原之地的軍隊打仗,那他們一定會被中原人的軍隊按在地上摩擦。
說白了就是他們的個人武藝強悍,但無組織無紀律。
軍隊打仗又不是街頭打架,兩幫子人都無組織無紀律, 雙方拼的是個人武藝,哪方敢拼敢打就能勝利。
軍隊打仗講究的是組織協調團結。
當一方組織協調能力強,而另一方無組織無協調的時候,那他再勇猛也打不過有組織的一方。
軍隊是多人組成的緊密團體,非個人或一群人聯合在一起的烏合之眾。
現在的這群草原兵在完顏乞奴眼裡就是一群烏合之眾!
因為乣軍一直不被朝廷重視,乣軍計程車兵他們的口糧自備, 武器自備。
打了勝仗無賞賜, 打了敗仗有懲罰。
這種情況下可以說軍隊毫無士氣可言。
一旦遇到戰事,那是能滑水就滑水, 能逃跑絕不衝鋒。
再加上無制度無軍紀,這也是乣軍士兵勇於私鬥而怯於公斗的原因。
完顏乞奴瞭解過後,對於這種情況,腹中已有兵甲。
想要改變這種情況,第一就得建立完善的制度。
第二,嚴苛的軍法。
第三,賞罰分明。
第四,高效的指揮體系。
第五,頻繁的協調團結訓練。
在完顏乞奴看來只有做到這五條,再輔以精良的武器鎧甲,充足的糧餉,那麼些群草原兵的戰力不比女真兵弱到哪裡去。
完顏乞奴在豐州待了五日,在各級軍官熟悉了各自的下屬後,便帶兵從豐州原路返回。
經過十多日的兼程後,終於在女月(二月)八日趕回古北山大營。
此時位於慶雲的古北山大營。
經過朝廷徵發一萬多徭役, 耗時一月終於建成了一座可駐紮十多萬大軍的永久性大營。
整座古北山大營共分成五座相連又分割的凵字形大營。
因為古北山北靠崇山峻嶺, 故除外圍的三面是用土坯堆砌成一丈多高的土牆外。
靠北的一面是以山為天然屏障。
整個古北山大營共佔地十平方公里,已經跟一座縣城差不多大小了。
其中營地的長寬有七八里之長。
古北山大營共駐紮五旗兵馬, 其中分別為完顏乞奴的蒙古正紅旗。
完顏賽也的吐蕃正藍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