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誰看了都會知道今天絕對是有天大的人物要來軍器監視察了。

未時三刻, 一眾鎧甲鮮豔的上三旗親兵護衛著皇帝完顏璟的大輦,駕車來到軍器監外。

“陛下駕到,百官跪迎!”

“臣等恭迎陛下,願陛下萬福!”

完顏璟一身紫色常服,在周圍內侍的攙扶下緩緩走下大輦,“眾卿平身!”

完顏璟說罷,便一步當先走進軍器監。

在完顏璟身後跟著一群東閣大臣,有肅親王完顏永中、康親王完顏永濟、禮親王完顏珣、蕭國公完顏襄等一眾宗室大臣。

今天完顏璟這麼勞師動眾來視察的原因是,上次完顏璟吩咐的最原始的流水線式武器鎧甲製造法,經過軍器監這段時間的實驗終於大功告成了。

流水線式的製造,並不是說匠人分工了就是流水線了,真要這麼搞最後造成的各個零部件都會組裝不到一起。

想要搞原始的流水線模式,就得先統一度量衡,統一各個模具,以及工人的製作用量手法。

只要在這些統一了之後,才能真正的搞流水線模式。

而完顏璟這次來視察的原因就是因為軍器監經過頻繁多次的試驗,終於將金國的所有武器鎧甲的製造模具以及度量衡全部統一。

“陛下請看,這是臣按陛下的意思建成的刀具作坊,整個刀坊共有兩千餘匠,一月可出刀一萬三千多把。”

完顏璟在軍器監使的介紹下,仔細勘察了番刀防。

一月出刀一萬多把,用來換裝以及平常戰事的消耗補充可以說已經夠用了。

完顏璟聽後開言道:“看來軍器監用心了。

以後就保持這個產量不能低,只能高。

低了人頭落地,高了朝廷獎賞!”

接下來完顏璟又視察了槍坊、弓坊、箭坊等一系列軍事裝備作坊。

總得來說經過一番流水線式的製造後,各種兵器產量都有大幅度提升,共分五年用來換裝已是綽綽有餘。

最後完顏璟視察了此行最重要的鎧甲作坊。

整個鎧甲作坊是所用人數最多,佔地面積最大的一個作坊。

鎧甲作坊共有各式工匠兩萬有餘,說是一個作坊倒不如說是一個大廠。

現在的軍器監停掉了其他鎧甲的製造,只大量製造棉甲與鎖子甲,以及少量的扎甲。

這些鎧甲被工匠分工成多個步驟製作成棉甲部件,在最後組裝成的一件件嶄新的棉甲。

完顏璟看著堆積如庫的各式甲冑,一想到這些鎧甲穿在八旗士兵身上,伴隨他們替自己征戰天下,一時心中豪情萬丈!

完顏璟問道:“現在棉甲一月可產多少?”

說起這個,一旁的軍器監使高興的合不攏嘴道:“回稟陛下,現在中都軍器監一月可產四千兩百多件棉甲。

鎖子甲一月可產八百多件。

扎甲一月可產一百八十件!”

完顏璟略作思考道:“各式模具度量尺都送去西京與上京了嗎?”

“回陛下,都已經送去了,從今往後西京與上京的軍器監都會與中都用同一套模具刻度。”

完顏璟繼續道:“如果西京與上京用同樣製法,產量可能做到與中都同?”

“回陛下,西京與上京減去武器坊之後,將所有工匠調至鎧甲作坊後只造此三樣鎧甲,與中都同,還是可以做到的。”

“鐵石夠否?”

“有唐山鐵礦支援,分五年來造綽綽有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