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家莊的村民因為自己莊裡出了個厲害人物也是有榮與焉。

所以每次村民路過這家門口,都會放慢腳步,怕打擾到人家學習。

與此同時破院內的一處破敗不堪,陽光昏暗的屋子中。

一名二十多歲瘦弱的年輕人,此時年輕人穿著一身洗的泛白的儒服,正坐在書案一旁的椅子上搖頭晃腦的讀著手中的《周禮》一書。

這個年輕人名叫王輔,字玠士。

因早年喪父,由母親一人拉扯大,後來王輔極有讀書的天賦,王輔母親便起早貪黑的務農織布供他上書院。

而王輔也不負母親的期望,在上次的鄉試中一舉考中成名。

更是被岳陽縣的老學究稱為本縣為最有希望考中府試之人。

王輔一直在屋中埋頭看書至午時,突然聽到自家門口一陣吵雜。

王輔皺著眉頭,起身朝門口走去,想看看是怎麼回事。

結果還未等王輔走到院子中央,就看到門口走進一個身穿儒服的年輕人。

“貴之兄,你怎麼來了?”

“唉,別提了,有些事要告訴你,先讓我進屋喝口水吧,這一路趕牛車都快累死了!”

王輔反應過來趕緊將自己的同窗好友孫貴之迎進屋內。

“只有涼水?”

“涼水就涼水,快點渴死我了!”

咕咚咕咚!

“你慢點喝,又沒人跟你搶。”

“啊,爽快!”

孫貴之放下手中的水瓢,隨意摸了摸嘴角的水漬,看著王輔開口道:“今天書院跟我說縣裡召集咱們本縣的讀書人。

說朝廷來了令,讓咱們這些人給各處鄉民讀一讀朝廷的命令,好讓鄉民知朝廷之策。

書院知道我離你家近,就讓我來通知你一番。”

王輔聽後倒也不覺得奇怪,因為這是長久之事,每一次朝廷來令,縣裡人手不夠時,就會讓讀書之人幫忙去各鄉村解讀朝廷命令政策。

“好啊,不知縣中可說了日期?”王輔一口應下。

“三日後,到時候咱們兩個結伴去縣裡。”孫貴之一邊說一邊朝旁邊的椅子走去。

在孫貴之坐定後轉過身來卻看到自己的好友如見到鬼一般指著自己。

孫貴之疑惑向身上看去,並未發現任何不妥之處,於是一臉茫然的看著王輔問道:“玠士兄,可是我臉上有不乾淨之物?”

“你,你,你,你哪來辮子!”王輔結結巴巴的問道。

孫貴之摸了摸好了後腦勺上的金錢辮,有點不自然的道:“就前幾天剛換的發,你不知道嗎?”

“你為什麼換髮,我知道什麼?”

“這麼大的事,你居然不知道!”

“到底是什麼事?”

孫貴之回道:“前段時間陛下北狩金蓮川,但不知為什麼突然之間朝廷就說要維新變法了,然後公佈了明定國事詔。”

王輔一臉的震驚道:“什麼維新變法?

我這段時間一直都在家中讀書不知道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