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大幕(第1/2頁)
章節報錯
完顏璟看到眾臣跪地起誓,心中大喜。
這一次政治事件,完全是完顏璟自己之前已經謀劃很久的事情。
完顏璟在之前的中書省反對鑲白旗建立一事上,才明白自己以前把事情想簡單了。
自己要全方位的改革,必定要全體宗室的支援,否則會事事無成捉襟見肘。
如果自己還像之前一樣,老是隱瞞著宗室行事,次數少了還行,但次數一多,宗室也不是廢物點心,一定會察覺到自己想要改革的心思。
宗室雖然察覺到了自己想要改革的心思,但他們並不知道自己要怎樣改革,要改革到什麼程度,這裡面會不會傷害到他們的利益。
一旦他們胡思亂想,就會覺得自己想行海陵舊事,那他們就會不分青紅皂白的全盤否定自己的改革。
明明自己從沒想過要棄宗室,但他們因為不知道,所以就會想差了。
最後搞的自己與宗室的關係破裂,這就會給了其他野心家的機會。
對自己與宗室無半分好處。
並且金國宗室無廢物,這可不是說說而已。
金國的宗室子弟除了皇帝的兒子與兄弟外。
其他的宗室大臣都是從文從武,從地方小官或軍中小卒,一步一個腳印,或一刀一槍浴血奮戰打上來的。
能力不行的早就被淘汰了。
現在能身居高位宗室除去私德以外,單從能力上出發沒有一個是無才之人。
因為金國的爵位百分之九十都是減等世襲,或終身制爵位。
這也就是為什麼金國的宗室子弟明明祖上很牛逼,都封王封公,但到了他們一輩除了宗室的身份外卻無官無爵的原因。
所以他們就只能自己努力奮鬥才能繼續封王封公,身居高位。
並沒有躺在祖先的功勞簿上混吃等死。
並且他們就像剛才所說,確實是忠心朝廷,私心會有,但遇到國事永遠是公在私前。
從金國宗室在金國滅亡之時,除少部分外,大部分都是戰死沙場,或自殺以明志,這些事情就是最好證明。
不像其他朝代,大部分都是窩裡反。能為國死忠都是少部分,大部分都是躺平投降。平常口號喊的震天響,但真遇到事情縮的比誰都快。
這就是金國宗室他們所說的,皇帝朝廷不負他們,他們亦不負皇帝與朝廷。
金國的江山是宗室打下來的,亡國的時候宗室都為國盡忠,陪著國家一起死。
這些有才華能力,有忠心的宗室自己不去用,那還能用誰了?
用一群曹來可做曹官,孫來可做孫官的外姓官僚嘛!
所以說與其將雙方關係搞破裂,那還不如直接明白了當的挑明瞭。
自己說出自己的想法與底線,宗室說出他們的想法與底線。
如果大家都認同,沒有超出各自的底線,都能接受對方,那便就一起維新變法。
如果談不攏,那自己也就不用維新了,起碼這樣自己還可以活四十多年。
如果在宗室反對的情況下,還去維新,那自己估計也就只有兩三年的活頭了。
不過好在自己賭對了,金國的宗室只要在不傷害他們利益的時候,他們還是以國家為重,有大局觀的。
並不會像福王一樣哪怕是國家滅亡,也要守著自己的家財。
而完顏璟的想法也很簡單,自己絕不會藉著維新變法的名義拋棄宗室或找宗室的麻煩。
宗室以前是怎麼回事,以後還是怎麼回事。
而宗室的想法也很簡單,只要自己還用他們,並沒有借維新一事改變以前宗室皇帝聯合執政的模式。
不會損害他們的利益,不會翻舊賬找他們的麻煩。
那麼改變國家制度,政策,體系也都是可行的。
只要能保證他們的利益,怎麼變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