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淳熙十六年(1189)壯月(八月)

宋國行在臨安府、軍器監……

今天軍器監眾官吏自打上衙開始,卻發現整個軍器監內的氣氛嚴肅異常。

幾個軍器監的首腦上官都板著一張臉。

其他下官也不知是所為何事,而讓整個軍器監上官都一個個心事重重的樣子。

此時軍器監少監房內有五個年邁的官員坐在椅子上都滿目悲傷,不發一言。

“放翁,放棄吧!朝廷大政不是你我等幾個小吏可以干涉的!”這時一個著紅袍的白鬍子老官員看著對面椅子上同樣一穿身紅袍六十有幾,一身浩然正氣,書香氣度不凡的官員勸解道。

“是啊,放翁放棄吧,黃老也是為了你好!”

“都這麼多年了,你幾經波折終於可以回臨安,可千萬不要學年輕之時的義氣之見啊!”

其他幾名官員都對那個叫做放翁的官員苦口婆心的勸阻道。

“唉!諸位所說我又怎會不知,可想我陸游少時見國破家亡,靖康之恥刀兵之辱!

神州大地遍地胡羶!

我便立下誓言今生今世只為抗擊胡虜收復失地,早為神州清虜塵,正如稼軒詞中所言

起望衣冠神州路,白日銷殘戰骨,嘆夷甫諸人清絕。夜半狂歌悲風起,聽錚錚陣馬簷間鐵,南共北,正分裂。

此生不復山川大河,我陸游妄為聖人子弟!”那叫放翁之人便是宋國有名的詩詞之人陸游,聽到同僚的勸阻,滿目滄桑,聲中帶恨的說道。

陸游此生無悔無怨的一直在為宋軍北伐收復失地而奔波。

可宋廷上至皇帝下至百官卻都無抗金北伐之心。

陸游的所做所思都與朝廷大政不符。

宋廷怕激怒金國便對國內的抗金力量一直都是百般刁難打壓。

而陸游也因此被朝廷幾經革職貶離。

陸游幾經宦海沉浮,已經六十多歲花甲之年,才在去年被宋廷調回臨安做了個小小的軍器監少監之職。

但陸游卻一直未放棄心中的北伐大志,這次金國開封案傳至臨安,陸游認為北伐的時機成熟。

陸游便上疏朝廷,提出治理國家、完成北伐的意見,建議“減輕賦稅、懲貪抑豪”,“繕修兵備、搜拔人才”,“力圖大計”,以恢復中原。

但陸游的幾番上疏,都如石沉大海一樣有去無回。

陸游心中憤慨,但於事無補。

陸游以為自己一人所說不被朝廷重視,所以今天一早上來,便召集同僚商榷上疏朝廷準備北伐一事。

陸游滿懷期待,但卻被現實打臉,軍器監的官吏們在聽到陸游所說之後,一個個都猶如避瘟神一樣對陸游避之不及。

軍器監的大小官吏們雖然沒有什麼大局眼光,但對於抗金官民從沒有好下場的基礎知識還都是有了解的。

看看之前的主動抗金人士,有幾個好下場的,不是死在金人手裡就是死在自己人手裡。

陸游現在找自己等人聯名上疏,那不就等於明知道前方有火坑,還把自己的人往裡面推嗎。

這陸游端是不當人子!

這也是今天軍器監眾官吏都板著一張臉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