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司軍出言道:“稟上官,卑職屬州司軍,喚王哥兒,卑職的確知道哪裡有糧,而且離州城不遠。”

“到底是何地有糧快快說來!”一旁的同知趕忙催促道。

司軍王哥兒道:“回諸位上官,濟陰駐軍有糧!

濟陰駐軍千人,但糧草可供駐軍吃一年有餘。

不要多說,讓其借出幾個月的糧食就已經夠了。

到時候朝廷的救濟糧也會運到,咱們到時候再把糧食還給他們就行了。”

王哥兒說完後,城牆上一片鴉雀無聲!

眾人並沒有讚賞王哥兒的注意,就連曹州刺史也是一臉為難之色,不知該如何開口。

王哥兒見諸位上官都閉口不言,不解的問道:“不知卑職所說有何不妥當之處?”

幾位曹州大佬都搖了搖頭沒有說話,一旁的籤判州事這時開口替諸位王哥兒解惑道:“你也說了是濟陰駐軍,可濟陰駐軍不歸我等所管。

沒有兵馬都總管府都公文,咱們想要借糧,恐怕是一粒糧食都借不到!”

“這!”王哥兒不服輸的道:“那難道就這麼看著外面的百姓活活餓死!

有糧卻用不到,這是何道理!”

曹州刺史段鐸看這王哥兒的一腔熱血,心中心欣慰,不想冷了這等忠義之人的心,開口道:“去試一試也無妨。

王哥兒你的品級太低,如果讓你去借糧,恐怕連軍營的大門都進不去。

李籤判,就由你去濟陰駐軍處借糧。

你到時候告訴他們,如果不放心我們,我們可以給他們打借條,事後一定一粒不少的還給他們。

他們此次如果能借糧,也是一樁慈悲好事,曹州百姓一定會念得他們的好。”

李籤判雖然萬般不願,但上官已經開口了,也由不得他不去。

在金國一州只有刺史一人才為主官,其他官員都屬於佐貳官。

都屬於輔佐刺史的官員,像同知、判官等官員根本沒有跟刺史叫板的能力。

刺史安排的任務下官是不去也得去。

否則刺史雖然沒有撤換官員的權利,但刺史有給朝廷上書解掉他官職的權利。

不需要什麼其他理由,就一句話:不聽令!

一旦一個州官被刺史貼上不聽令的標籤,那麼等待他的只有革職或貶職,嚴重的甚至都有可能會坐牢。

李籤判領了命後沒做耽擱,帶上了一兩個隨從,立刻出發趕往濟陰縣。

李籤判趕到濟陰縣駐防軍隊營地時,已經過了三個多時辰。

李籤判向門衛的值崗官兵出示自己的信件後,便被幾名士兵帶到了自家指揮使的營帳。

濟陰駐軍因為全是漢軍的緣故,所以編制並沒有實行女真兵制,而是繼續執行北宋編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