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邊無際的大草原上,一眼望去看不到邊際。

綠草茸茸,北風呼嘯的大草原,平坦廣闊,蒼茫浩妙,氣魄攝人。

在草原的深處還有潔白的羊群在悠閒的吃著青草,像是灑落在草原上的潔白珍珠。

天空中雄鷹自由飛翔,草地駿馬奔騰。

牧民們唱著祖傳的歌謠,馬頭琴發出的絃音猶如長生天在歡唱。

在這一片草原的中心為黑水(今內蒙古達茂旗艾不蓋河),附近的按打堡子就是汪古部的駐地草場。

汪古部在唐會昌元年(841),先祖回鶻為黠戛斯所破,其一部南走,定居於陰山地區。

故其貴族與高昌回鶻一樣,以卜國可罕為始祖。

唐末,此部同李克用率領的沙陀部關係密切,與部分沙陀人融合,因此又自詡為“晉王”“沙陀雁門節度”(即李克用)的後裔。

後又吸收了一些從西域內遷的回鶻人、亡遼的契丹人,以及鄰近的漢族和西夏人。

因遼亡,其部投靠了金國,因替金國守邊,便得名汪古部。

因為汪古部屬於突厥後裔,部族中多有色目人種,因此也被稱之為白韃靼。

遼闊蒼茫的草原上,突然傳來一陣鈴鐺般的笑聲。

“嗨,寶勒爾你快點啊,你的小馬駒追不上我的大馬啦!”說話的是一個身穿溜肩式長裙,前胸打褶,頭戴尖頂紅纓帽,身材高挑的少女。

這少女十八九歲年紀,一張圓圓的鵝蛋臉,眼珠子黑漆漆的,兩頰暈紅,周身透著一股青春活潑的氣息。

騎在一匹棗紅馬上,一邊飛馳駕馭,一邊對著身後的同伴喊道:“寶勒爾,你要輸給我啦,哈哈!”

在這歡快少女的身後,同樣是一個騎馬的姑娘,年紀跟這個少女一般大小,不過所騎的馬卻是一隻小馬駒。

不管這姑娘怎麼追,都跑不贏前面的少女,不由急喊道:“呼肯(小姐)你耍賴,奴婢騎小馬怎麼能追得上你。”

前邊的少女聽到自己的丫鬟的話,反駁道:“哈哈!這可不怪我,是你自己太笨啦,不知道選個大馬。”

後面的姑娘,聽到自家小姐如此說自己,立刻不幹了,加緊馬鞭直接朝前面追去。

二人一陣你追我趕之後,因為馬跑累了,主僕二人便停了下來。

在近處找了到一處河流,主僕二人翻身下馬,撒開韁繩,讓馬自己去找水喝。

少女看到馬在旁邊喝水之後,便將手中的馬鞭扔向一旁,躺在了草地中看著蔚藍的天空,心情愉悅的高聲歡唱了起來。

而一旁被稱為寶勒爾的丫鬟,看到自家小姐在放聲歌唱,也在一旁用手打著拍子放聲歌唱了起來。

就在主僕二人歌唱享受這自由時光之時,並未發現旁邊走了一個頭戴平頂之方氎帽,身穿黃袍的年老喇嘛。

這喇嘛赤著一雙腳,走到主僕二人三步之外立定,並沒有出聲打擾二人。

而赤腳站在草坪中,閉著眼睛靜靜的聆聽著姑娘的歌聲。

少女一首歌唱畢,站起身來剛要跟旁邊的丫鬟說話,就看到了赤腳站立於一旁的喇嘛。

那喇嘛相色普通,不過嘴唇乾枯,再看其腳上也是繭厚皮裂。

閉著一雙眼睛,迎風站在草地中,有種說不出的出塵愜意。

少女跟丫鬟看到旁邊的“怪人”很是奇怪不解,這麼大冷的天氣,為何還要赤著腳呢,不冷嗎?

那一旁的年老喇嘛,或許是感覺到了有人在看著自己,睜開一雙滄桑有神眼睛,看著這兩位純潔的姑娘,相視一笑開口道:“老僧見過兩位施主。

老僧路過此地,聽到兩位施主的妙音,被吸引而來,並未有其他惡意,打擾之處還望海涵。”

少女聽到這“怪人”開口說話,看他沒有其它什麼惡意,便回道:“沒關係,歌唱就是給人聽的,你想聽就聽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