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這個太監是帶著田產,財富官職回家。那家裡人肯定很高興,會繼續接納他。

但其實除了一少部分高位的太監之外。

大部分太監都是一些可憐人,並沒有什麼財產。

能進宮當太監的,家裡肯定都不富裕。

他們空身而回,除了給家裡增加一張吃糧的嘴外,對家裡沒有任何幫助。

家人不會要他們。

他們還不如待在皇宮,既能給家裡省糧食,還可以在皇宮養老。

大部分太監從一入宮開始,他們的歸宿就是皇宮。

在皇宮裡吃飯,在皇宮裡幹活,最後在皇宮裡養老,老死之後還有個人替他們收屍。

一旦離了皇宮之後,他們就會被人排擠歧視,沒地方去住,到最後會活生生的餓死。

死了之後連個收屍的人都沒有。

這也是太監群體會對皇室特別忠心的原因。

因為看似是他們在伺候皇帝,但同樣反過來皇帝也在養活他們,收留他們。

他們的家就在皇宮,離了皇宮他們就像沒了家的遊子一樣,會沒有歸屬感。

前幾次已經大規模放還過太監,能回家的有去處的,都已經出宮了回家。

而現在留下來的都是已經不想回去,或者沒人要的。

所以說完顏璟現在不會再去放還太監。

因為現在放還太監就是對這些人的不負責。

既然不能放還,那自己也不需要那麼多人伺候。

還有這麼多太監在宮中待著,等於資源浪費。

不如將他們組織起來替自己監察地方。

或許他們沒有施政地方,或領兵打仗的能力。

但只是讓他們去監察別人。

做眼睛做耳朵,根據自己的命令去辦一些事,他們還是可以辦到的。

並且在金國,他們只需要監視官員豪族就行。

並不需要去監視民間百姓。

因為在金國的百姓他們很少會造反。

因為在當時金國是唯一一個善待百姓的國家。

甚至完顏璟都不需要去釋出一些改革保民政策。

因為金國太善待老百姓了,結果把自己給搞沒了。

金國的稅收是諸國中最低。

並且金國現在大部分的家底都是自己攢下來的。

從沒有像宋朝一樣一朝爆發。

金國之前一年稅收是九百多萬石糧草,國家軍官用去七百多萬石,遺留兩百萬石。

這兩百萬石是哪裡發生了天災,用來救濟災民的。

如果沒有大規模的天災人禍,那就把這些糧攢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