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金國的十萬騎兵分佈在東北草原、西北、以及中原地區,用來打擊外敵鎮壓叛亂。

而一個地區這麼算下來,才兩萬多騎兵而已。

這些騎兵分散在各地,本來就是地方戰略威懾力量,根本不能動,一旦動了就會出問題。

所以說出兵草原的十多萬騎兵只能重新組建,來作為一隻新的機動力量。

而不到十年時間,自己要組建起二十萬騎兵,是何其難也,戰馬倒不是問題。

因為金國馬政一直很健康的原因,即便是在完顏永濟時代,光是金國在草原地區的養馬場的馬匹就高達百萬之多。

這還沒算東北西北地區的馬匹數量,還有金國現役的馬匹。

這幾個地方的馬匹加起來有最起碼有一百八十多萬匹。

但馬匹多不代表的可以組建起那麼多的騎兵。

十萬騎兵出塞作戰,起碼一個士兵得有三匹或四匹戰馬。

這十萬騎兵光是配備的馬匹數量就高達三十多萬到四十多萬。

而且戰馬是消耗物資,出塞一兩年,起碼得給這十萬騎兵配備補充消耗所用的戰馬就高達十多萬到二十萬。

不打仗了還好說,就像金國現在十多萬騎兵配備四十多萬現役馬匹,已經夠用了。

但是,一旦發生大規模戰事,這四十萬馬匹根本不夠戰事所消耗,起碼得有五十多萬到六十多萬。

騎兵可不是說我有十萬戰馬就能配備十萬騎兵,並且我的戰馬數量不會有損耗,十萬戰馬可以用一輩子。

這種情況只會出現在網路白痴小說之中,真實歷史中根本不會出現。

而金國要供養二十萬騎兵,光是這二十萬騎兵所用的戰馬就得一百多萬匹。這得耗費多少的錢糧。

這還是沒有算國內步兵或其他兵種的軍隊數量,不然的話消耗更高。

哪怕就是出兵草原只用十萬騎兵五十萬匹戰馬,到時候漠北地區的戰事沒個一兩年估計是停不下來。

而這兩年時間所供養大軍的糧草將是個天文數字。

根本不是現在的金國可以承受得起。

至於說出兵草原後就食於敵,那隻能說是想多了,古代社會下的草原遊牧民族,比農耕民族還窮。

要是真有那麼多的牛羊可供他們吃的話,草原地區也就不會有那麼多的戰事了。

但不過再難,完顏璟還得去迎難而上,不能因為有困難就退縮,裝作看不到。

完顏璟給自己打氣道:“他鐵木真那麼難的局勢都能最後一統蒙古,自己為什麼不行,自己是大金國皇帝,開局的起點比他高多了。

天胡的牌面,飛龍騎臉怎麼輸!大金對蒙古優勢在我!

難道在那個漠北古戰場上,還能成為金軍的葬身之地不可?

自己又不是委員長,微操大師,真要是蒙金之戰爆發,難道自己還能給前線指揮官撒傳單,讓弓弩手往前移五米不成?

只要治理好國家,錢糧足夠這波穩贏!”

完顏璟在給自己打完氣後,心中也放寬了很多,對於鐵木真也沒有多在意了,只要金國自己強大,任何人都別想打敗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