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寶慶府,再往北,便是南郡。

南郡統御九個縣。

但由寶慶往北,溪河漸少,多是那山嶽丘陵。

有老人言“三百陵丘過南郡”,指的就是要跨過南郡往北去,得經三百里丘陵之地。

在路市驛站裡購了馬匹,嬰寧怯馬不敢獨騎,便只購一匹,由江陵帶她。

才行四十餘里,前路就多有崎嶇。

江陵只得下馬,牽著慢行。

時值初春,烈日卻炎,好似那夏日早臨,當陽行路,未幾許便讓人汗流浹背。

至一村莊,其路口設有茶棚。

此時過往商客不在少,趕腳路人也居多。

也不分身份貴賤,都於那茶棚落座,飲茶而消暑。

商客說著南來北往之奇事,趕腳路人聽得出神,皆津津有味。

“方才說道,這錦緞之好,當屬黎陽【三羽錦】。可你若問這美味之餚,放在從前,我還心中難以思量,可如今,倒是可以說上一家。

不單是我,最近但凡去了的,皆對那家滋味難以忘懷。

若不是需要行商跑腳,我倒是想留在那兒,多吃他幾回。”

商客露出懷念之狀。

有位趕腳路人忽問道:“你可說的是那臨舟縣的豐悅酒樓?”

商客一奇:“你也知道?”

那趕腳路人撫掌笑道:“最近時日,總聽說這家酒樓。說是連青菜葉子,都能炒出奇鮮味兒。可惜,只是聽說,最近沒機會去那臨舟縣,倒是想吃也嘗不到。”

商客拍手道:“這我可就不瞞你了,那豐悅酒樓的菜餚,的確是奇鮮無比。我南來北往,吃過的酒樓不下百家,如今比來,還無有出其右者。若去了臨舟,我強烈建議該去那兒打上一回牙祭,吃過之後,必不會令你後悔。”

見商客說得如此篤定,眾人對那豐悅酒樓也越是嚮往。

江陵牽馬走來,正好聽到這話,不由笑了。

心說這才短短時日,不想豐悅酒樓的名聲,竟已傳到這來了。

臨舟縣也不愧是水路門戶,主要是南來北往的走商不少,這訊息一傳十十傳百,自是擴散極廣。

只是……

他扭頭看著臨舟縣的方向。

‘起初留下味精,只是為了幫她穩住生意,可如今這生意好成這樣,也不知是福還是禍?’

尋一位置坐下,要了一壺茶。

見其他桌上還擺有吃食,他這才知道,這不光是茶棚,還能招待餐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