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中宴罷,吉時至。

一身紅妝的趙曦在命婦引導下升輿出宮,乘輿由內務府校尉抬行,轎子的前方是天文官,按照公主身份所應配備的陪嫁物品與僕人,蠟燭燈籠二十副,相應使臣,頭插釵子的童子八人,方形扇子四把,圓形扇子四把,引障花十盆,提燈二十個,行障,坐障。

其前有儀仗開道,太后親自送行,乘坐九龍轎子,寧王騎馬,公主兩邊是兩重圍子,公主後邊,是宗正寺坐堂官,最後是護送的騎馬軍校。

送親隊伍浩浩蕩蕩,引的街道百姓側目。

至寧國公府邸後,男賓於外廳,女賓於中堂。

及至亥時,賈蘊滿身酒氣地走在遊廊上,步伐略顯虛浮。

“爺,您沒事吧?”引路的鴛鴦關切地問道。

今日近身服侍的只有鴛鴦,至於晴雯與香菱則是讓她們去瀟湘館去了,那裡可有個心思敏感的嬌忍兒。

賈蘊擺了擺手,隨口道:“我沒事,不過是喝多了些。”

見賈蘊頭疼的模樣,鴛鴦不由地怪罪道:“也是的,哪有這般灌酒的,爺也是,來者不拒地,這洞房之夜,爺也不曉得悠著些,這般老實作甚。”

似今天這般場面,賈蘊不多喝是不可能的事情,今日京中大半勳貴皆來賈府慶賀,這等場景,賈蘊怎麼可能不多喝?

鴛鴦素來懂事,這麼淺顯的道理難道還能不曉得?不過是關心則亂罷了。

賈蘊回頭捏著鴛鴦的臉蛋,笑罵道:“你這丫頭愈發有管家婆子的模樣了,連爺的事都敢管。”

鴛鴦嗔了起來,伸手揮開賈蘊的手,捂著自個的臉蛋委屈道:“爺,別鬧了,今兒個是您的洞房花燭夜呢!!!”

賈蘊聞言倒也沒說什麼,人生四大喜之一的洞房花燭夜,賈蘊心中無感。

搖了搖頭,賈蘊繼續前行,朝著新房走去。

..................................

新房內,此時的趙曦坐在桌上大快朵頤,女兒出嫁,是不能進食的,故而趙曦一日都未吃過東西。

至於賈蘊則在一旁看著,並未言語,不過不得不說,盛裝打扮的趙曦香嬌玉嫩,秀靨豔比花嬌,指如削蔥根,口如含朱丹,腮邊兩縷青絲隨風輕柔拂面,憑添幾分誘人的風情。

本來按照規矩,趙曦應該蒙著紅蓋頭靜靜地坐在榻上,靜待賈蘊到來,用秤桿挑起紅蓋頭,寓意稱心如意,亦表明夫妻地位相平……

可賈蘊進屋便瞧見早已掀開紅蓋的趙曦在大快朵頤,見賈蘊到來也不理會,自顧自地用膳。

許是見氣氛尷尬起來,一旁的宮女瓔珞小聲提醒道:“公主,時候不早了。”

這話的意思是在提醒趙曦今日的日子,駙馬還在一旁呢,這樣置之不理可不算什麼事。

此時的趙曦抬眼瞧了瞧賈蘊,面露不屑之意,放下手中的碗筷,正色道:“賈蘊,坐吧,今日咱們把事說個清楚,以免大家面上都不好看。”

賈蘊聞言挑了挑眉,似這位公主,來者不善啊!!!!